[发明专利]楼板防水套管浇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79463.5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4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代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5/06;E04B5/4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伍伦辰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防水 套管 浇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楼板防水套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以下结构的预埋套管,包括整体呈直管状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以及连接部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均呈劣弧状;连接部沿劣弧周向的一侧与第一弯折部的劣弧周向的一侧通过铰轴相铰接,另一侧与第二弯折部的劣弧周向的一侧通过铰轴相铰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均能够绕各自的铰轴向所述管体的轴心方向转动;第一弯折部的活动侧与第二弯折部的活动侧能够相抵接形成圆形管体;
S2、将步骤S1获取的预埋套管展开;首先将第二弯折部绕其铰轴向远离轴心的方向旋转,然后将第一弯折部绕其铰轴向远离轴心的方向旋转,并使第一弯折部以及第二弯折部的活动侧相抵接并固定形成圆柱状的预埋套管;
S3、将圆柱状的预埋套管固定在模板表面;
S4、混凝土浇筑;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同时采用电泵将混凝土捣实;
S5、取出预埋套管;在结构层混凝土终凝前1-2h内,先将第一弯折部绕其铰轴向轴心的方向旋转,再将第二弯折部绕其铰轴向轴心的方向旋转,最后将收缩后的预埋套管取出;并将已成型洞口的口壁1/3的面凿毛;
S6、将永久性的防水套管固定在预留的孔洞内;
S7、除尘处理;对孔洞进行除尘处理;
S8、混凝土二次浇筑;采用与结构层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
S9、防水处理;去除模板,在套管周围涂刷两遍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自然阴干24h,完成防水套管的浇筑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防水套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获取的预埋套管中,所述两个铰轴均位于所述管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铰轴侧面与内表面的夹角不大于90度,所述连接部沿劣弧周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铰轴侧面向匹配;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活动侧与第二弯折部的活动侧的具有相互贴合的抵接面,第一弯折部外表面位于活动侧的边线和第一弯折部铰轴轴心线所构成平面与所述抵接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防水套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获取的预埋套管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内表面与连接部的内表面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连接部顶杆和弯折部顶杆,连接部顶杆的另一端与连接部铰接,弯折部顶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弯折部铰接;所述支撑机构呈直线设置时能够使第一弯折部的活动侧与第二弯折部的活动侧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防水套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圆柱状的预埋套管外铺设一层塑料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94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发酵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玻璃晶圆腐蚀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