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电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9712.0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李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6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电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输电领域,具体是一种薄壁电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杆是电的桥梁,让电运输到各个地方,我们常见的电杆有木制电杆,有水泥电杆,它们的高度不一,矗立在平原山间,遍布在人们周围。电杆的总类很多,常见的如:混凝土电杆,即用混凝土与钢筋或钢丝制成的电杆。铁杆:用生铁铸造的电杆,混凝土电杆有预应力和非预应力两种。电杆的截面形式有方形、八角形、工字形、环形或其他一些异型截面。最常采用的是环形截面和方形截面。电杆长度一般为4.5~15米。环形电杆有锥形杆和等径杆两种,锥形杆的梢径一般为100~230毫米,锥度为1∶75;等径杆的直径为300~550毫米;两者壁厚均为30~60毫米。
目前行业内的混凝土电杆质量重,壁厚,易老化,易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电杆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壁电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0-120份、1800-2000目的硅粉20-28份、粒径为0.16-1.25mm的细石英砂140-160份、水25-30份、钠水玻璃3-6份,人造微珠10-30份、白泥纤维8.5-15.5份、分散剂1.3-1.6份,增强剂0.3-0.7份,发光粉5-8份。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薄壁电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10份、2000目的硅粉24份、粒径为0.16-1.25mm的细石英砂150份、水28份、钠水玻璃4份,人造微珠22份、白泥纤维12份、分散剂1.4份,增强剂0.5份,发光粉6份。
优选地,所述人造微珠在使用前需通过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
优选地,所述增强剂为高化学活性的增强剂BT-1。
优选地,所述的发光粉的成分为:固化剂2.1%、荧光粉4%、流平剂0.9%。
一种薄壁电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材料计量配比:将各原料通过计量装置按照比例配比;
(2)搅拌:将水、水泥、硅粉、石英砂加入搅拌桶,开启搅拌机搅拌,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0分钟,静止5分钟,再加入钠水玻璃,人造微珠、白泥纤维、分散剂、增强剂搅拌10-15min;
(3)成型:将搅拌后的料浆注入装有钢筋网的电杆模具中,通过离心机脱水成型;
(4)整形、养护:温度为70℃,湿度为60%的湿热环境中12小时,脱模即得,并对外形进行毛刺休整,晾干后自然码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薄壁电杆具备重量轻、机械强度大、抗老化、抗侵蚀、壁薄的特点,其中壁厚为20毫米,同时具有荧光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薄壁电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份、2000目的硅粉20份、粒径为0.16-1.25mm的细石英砂140份、水25份、钠水玻璃3份,人造微珠10份、白泥纤维8.5份、分散剂1.3份,增强剂0.3份,发光粉5份。
所述人造微珠在使用前需通过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降低人造微珠表面的吸湿性,减少结块现象。
所述增强剂为高化学活性的增强剂BT-1。
所述的发光粉的成分为:固化剂2.1%、荧光粉4%、流平剂0.9%。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材料计量配比:将各原料通过计量装置按照比例配比;
(2)搅拌:将水、水泥、硅粉、石英砂加入搅拌桶,开启搅拌机搅拌,以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0分钟,静止5分钟,再加入钠水玻璃,人造微珠、白泥纤维、分散剂、增强剂搅拌10-15min;
(3)成型:将搅拌后的料浆注入装有钢筋网的电杆模具中,通过离心机脱水成型;
(4)整形、养护:温度为70℃,湿度为60%的湿热环境中12小时,脱模即得,并对外形进行毛刺休整,晾干后自然码垛。
以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实施例2
一种薄壁电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普通硅酸盐水泥110份、2000目的硅粉24份、粒径为0.16-1.25mm的细石英砂150份、水28份、钠水玻璃4份,人造微珠22份、白泥纤维12份、分散剂1.4份,增强剂0.5份,发光粉6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银杆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97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