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芯的中心管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1968.5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栋;蔡雪刚;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10 | 分类号: | B01D63/10;C02F1/44;B01D61/00;B01D61/08;B01D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滤芯的中心管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净水器市场的过滤技术一般可分为微滤、超滤、离子交换、吸附和反渗透(RO)/纳滤(NF)技术,RO/NF最核心的零部件是RO/NF膜元件。相对于工业膜元件,家用净水器的膜流道短,传统的膜元件进水方式是从平行于纯水收集管(中心管)的方向进原水和出浓水,流道较短,在相同进水流量的情况下,膜内的流速较差,膜表面容易产生较强的浓差极化而受到污染,导致现有的家用净水器流对水的利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滤芯的中心管组件,该中心管组件的结构简单,开模方便,适于批量化生产,并且水流速度块,不易污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滤芯的中心管组件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滤芯的中心管组件,包括:第一半管,所述第一半管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半管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导通的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半管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导通的出水孔;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一侧形成为原水面,另一侧形成为产水面,所述过滤膜向原水面方向折弯形成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所述第一半管设在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且邻近折弯位置;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与所述第一半管相连,所述进水隔网设在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以在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之间限定出废水通道;第二半管,所述第二半管设在所述过滤膜的折弯之外且邻近所述第一半管设置,所述第二半管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半管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道导通的进水孔,所述第二半管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道导通的第一出水口;产水隔网,所述产水隔网与所述第二半管相连,所述产水隔网、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沿同一方向卷绕在所述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上以固定所述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所述产水隔网位于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半管之间以在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半管之间限定出与所述进水孔导通的纯水通道;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导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导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上端盖套设在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的上端,所述上端盖压紧所述过滤膜的上端以封闭所述中心管组件的上端;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套设在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的下端,所述下端盖压紧所述过滤膜的下端以封闭所述中心管组件的下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的中心管组件,将中心管由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两个管体组成,原水进入中心管之后,膜元件在工作的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向始终与中心管方向垂直,在保证了膜内流速的基础上避免了流速方向改变带来的负面效果,在可量产的基础上提升了膜元件的抗污染性能,并且通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实现中心管组件的装配,装配效率更高,便于量产。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的中心管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的截面分别形成为半圆形,所述出水孔设在所述第一半管的弧形面上,所述进水孔设在所述第二半管的弧形面上,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的平面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半管的与所述第二半管相对设置的面上开槽形成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半管的与所述第一半管相对设置的面上开槽形成所述第二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半管和所述第二半管的相对设置的两个面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止抵所述过滤膜的加强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半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超出所述过滤膜的第一预装部,所述第二半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超出所述过滤膜的第二预装部,所述第一预装部与所述第二预装部在所述过滤膜卷绕之前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装部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半管的上端和下端的第一上配合点和第一下配合点,所述第二预装部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半管的上端和下端的第二上配合点和第二下配合点,所述第一上配合点与所述第二上配合点结构相对应且相连成柱状结构,所述第一下配合点与所述第二下配合点结构相对应且相连形成柱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装部还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半管的上端和下端的第一上粘接部和第一下粘接部,所述第一上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上配合点下方,所述第一下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一下配合点上方;所述第二预装部还包括分别设在所述第二半管的上端和下端的第二上粘接部和第二下粘接部,所述第二上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上配合点下方,所述第二下粘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下配合点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19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