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机车用空调电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2257.X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2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慧峰;李丽莉;刘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杨威,李洪福 |
地址: | 116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机车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力机车用空调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反馈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以及执行单元;所述信号反馈单元实时采集电力机车新风温度信息与回风温度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空调控制单元;所述空调控制单元实时判断比较采集到的新风温度信息与回风温度信息,结合预设的控制策略控制执行单元执行对应的控制动作;所述控制策略包括多种空调控制模式,该控制策略首先判断系统当前处于何种空调控制模式下,并依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控制动作,具体包括:、当系统处于空调制冷模式时,首先控制开启空调机组的通风机,在通风机开启一定时间T1后,控制开启空调机组的冷凝风机,冷凝风机开启达到一定时间T2时,在测得当前的回风温度达到T温控温度且空调机组的电加热模块停止加热的条件下时,控制开启空调机组的压缩机;其中所述T温控为回风温度大于等于一定温度值;、当系统处于空调制热模式时,首先控制开启空调机组的通风机,同时确保空调机组的冷凝风机以及压缩机关闭后,在通风机开启达到一定时间T3时,控制空调机组的电加热模块进行加热;
、当系统处于自动控制模式时,按照预设的温度监测策略实时监测并控制系统进行模式切换,所述温度监测策略为实时比较温度目标值Y、当前的回风温度S以及当前的新风温度E,当回风温度S大于温度目标值Y且小于工作温度上限值时,使得系统处于空调制冷模式;当回风温度S大于工作温度下限值且小于温度目标值Y时,使得系统处于空调制热模式;当新风温度E超过对应的温度限制范围E限时和或回风温度S超过对应的温度限制范围S限时直接控制开启空调机组的通风机;其中所述温度目标值Y通过温度实时采集控制算法获得,回风温度S以及新风温度E由信号反馈单元实时采集,工作温度上限值、工作温度下限值、新风温度限制范围E限以及回风温度限制范围S限均为预设值;
、当系统处于非自动控制模式时,检测当前系统属于何种温度档位,将该温度档位作为温度目标值Y′,实时比较温度目标值Y′、当前的回风温度S以及当前的新风温度E,当回风温度S大于温度目标值Y′且小于工作温度上限时,使得系统处于空调制冷模式;当回风温度S大于工作温度下限且小于温度目标值Y′时,使得系统处于空调制热模式;当新风温度E超过对应的温度限制范围E限时和或回风温度S超过对应的温度限制范围S限时直接控制开启空调机组的通风机,其中,所述温度档位是通过预先将系统工作温度分为若干档位得到的,且所述温度档位由空调控制单元测定当前系统属于何种温度档位;
其中,所述的空调控制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空调制冷模式、空调制热模式、自动控制模式以及非自动控制模式;
所述执行单元分别连接空调机组与风阀,按照所述空调控制单元的控制执行空调机组的启停操作以及风阀开启角度的调节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用空调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实时采集控制算法是指首先检测当前的新风温度E,判断比较新风温度E与预设的工作温度下限值;若新风温度E大于工作温度下限值,则令中间变量X=(E-工作温度下限值)/2+工作温度下限值,且当X>=工作温度上限值时,令X=工作温度上限值,若新风温度E小于等于工作温度下限值,则令中间变量X=工作温度下限值;其次进一步判断比较中间变量X与工作温度上限值关系,若X<=工作温度上限值,则令Y=X,若X>工作温度上限值,则令Y=工作温度上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用空调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监测策略还包括当系统处于自动控制模式时,实时计算温度目标值Y与当前的回风温度S的差值,并依据当前计算得到的差值,结合预设的风阀控制程序控制调整风阀的开启角度,所述风阀控制程序是指预先将风阀的开启角度从0°到90°分为从小到大均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温度目标值Y与当前的回风温度S的差值具体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用空调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用于按照用户需要设定系统工作模式以及控制所述系统进行模式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22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轨枕式远控阻车器
- 下一篇:一种火车下车垫脚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