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冷水鱼益生菌乳酸乳球菌菌株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2738.0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玉;王云峰;王笑梅;卢彤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动物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50/80;A23K10/18;A61K39/39;A61K39/205;A61K35/744;A61K39/385;A61P31/14;A61P37/02;A61P37/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费碧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冷 水鱼 益生菌 乳酸 球菌 菌株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冷水鱼益生菌乳酸乳球菌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从辽宁省本溪山区半野生虹鳟幼鱼的肠道粘膜中分离鉴定了一株对冷水鱼具有抗病毒特性及免疫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特性的菌株:HZC32。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观察及16S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菌株鉴定结果为:HZC32属于乳酸乳球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705。体外细胞实验证明:乳酸乳球菌HZC32菌株与病毒感染的EPC细胞共培养,具有体外抗IHNV在EPC细胞增殖的特性。动物实验证明:乳酸乳球菌HZC32菌株对冷水鱼具有免疫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的特性,且HZC32菌株单独饲喂对冷水鱼也具有抗IHNV感染的特性。由此可见:本发明的乳酸乳球菌HZC32菌株在冷水鱼抗病毒方面以及免疫调节和增强冷水鱼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益生菌菌株及其用途,特别涉及一株冷水鱼(虹鳟)益生菌乳酸乳球菌HZC32菌株及其用途,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呼吸道、生殖道及皮肤黏膜系统的正常菌群,许多研究成果发现乳酸菌和肠黏膜共同组成保护屏障,防止病毒、细菌等的入侵,人类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益生菌对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强大作用,大量现代免疫学研究结果已经证实益生菌(尤其是乳酸菌)对动物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肠黏膜局部免疫的调节功能,以及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免疫稳态的必不缺少的决定作用;具有抑制肿瘤和抗癌作用等,使益生乳酸菌近年来一度成为现代功能食品、动物饲料添加剂、粘膜免疫疫苗、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甚至成为现代固有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益生菌还可以调节黏膜的菌群分布,促使某些病原体发生凝聚,并阻止其粘附在黏膜上,以防止其进一步的侵入,并且益生菌吸附在黏膜表面(包括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能够降解粘性蛋白并利用这种内源性的营养可以基本保持数量稳定,这种粘附可以与黏膜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刺激黏膜免疫系统,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使黏膜免疫系统处于合适的稳定的激活状态(免疫稳态),非常有利于抵御外来病毒或细菌的入侵。因此通过乳酸菌的合理存在和适当刺激,可以提高黏膜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从而有效的阻止病毒的吸附和侵入。
众多的研究报道证实,存在于胃肠道黏膜、口腔呼吸道黏膜及生殖道表面的益生菌作为一种活的常驻菌体对肠道黏膜及呼吸道黏膜具有双重的保护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在黏膜表面内附着定植,维护胃肠道及呼吸道黏膜微生物菌群平衡;另一方面益生菌可直接于宿主的免疫系统尤其是宿主的黏膜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诱发黏膜免疫;并能够刺激脾脏、胸腺及法氏囊等免疫中枢器官的发育,还可以促进巨噬细胞活力或发挥佐剂作用;通过影响黏膜系统细胞因子等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强T、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能,有效发挥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黏膜表面常驻益生菌可以活化黏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增加sIgA生物合成,提高消化道黏膜及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鱼类的免疫系统比较低级,鱼类的固有免疫系统是鱼类抗感染的主要免疫系统,鱼类抗体形成比哺乳动物所需时间长、抗体效价增高较慢,而冷水鱼抗体效价增高则更缓慢些,低温条件会限制抗体的释放,同时鱼类的免疫记忆能力比哺乳动物弱很多。相同免疫原进入途径不同,产生的免疫效应不同。在鱼类初次应答中,鱼类抗体持续时间较长。鱼类具有免疫记忆反应能力,如果想获得较强的再次免疫反应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同时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效价比哺乳动物再次产生抗体效价低。
全世界范围相关研究表明,水产益生菌领域要比陆生动物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要相对晚一些,在水产中益生菌的研究及使用的发展要相对较少,益生菌的使用必将成为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益生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抗病毒机制也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细胞模型被引用到了益生菌病毒宿主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动物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动物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2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用层状氧化物材料
- 下一篇:带有绝缘被膜的电磁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