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光率高雾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3356.X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5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文;杨亮炯;沙龙;张福婷;姜彦;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7/16 | 分类号: | C08G77/16;C08J5/18;C08F220/06;C08F220/14;C08G8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率 高雾度 聚酯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聚酯薄膜的研究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透光率与高雾度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其种类不断更新换代,显示屏作为其不可缺少一块,在近几年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液晶显示技术中,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以其高画质、空间利用率佳、低功耗及无辐射等优点,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导光板作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背光照明系统的组成构件,其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的印刷型导光板由于散射角过大,需要增加板材的厚度以减小光散射,但较厚的板材会使其明亮度降低;而注射型导光板虽然解决了高散射角的问题,但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成本也随之提升。所以,导光板在生产实践上的研究价值显得颇为有价值。
光扩散材料指既能使光线通过又能有效散射光的材料,它能将点、线光源转化成线、面光源。目前,以透明高分子基质材料与光扩散剂进行共混来制备光扩散材料的研究非常多,特别是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作为高透光性基体,不同粒径二氧化硅材料作为光扩散剂,以其成本体,性能好,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重点。另外,如何评价导光板性能,一般是通过透光率与雾度两个参数来评价,即雾度大于70,透光率大于80%的材料,兼具高雾度与高透光率的导光板才有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获得兼具高雾度与高透光率的聚酯薄膜,提供高雾度高透光率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透光率高雾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常温下,先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进行开环反应,获得开环后的羟基硅油;
(2)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丙烯酸在氮气氛围下预反应,再加入羟基硅油,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4-6h;
(3)将步骤(2)中的反应体系流延成膜,得高透光率高雾度聚酯薄膜。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为:常温下,先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溶于四氢呋喃中,滴入碱液,磁力搅拌24h后,加入稀盐酸将溶液洗至中性,除去溶液中的溶剂与水,获得开环后的羟基硅油。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为: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丙烯酸置于三口烧瓶中混合均匀,在氮气氛围、50-60℃的反应温度下反应30min,加入羟基硅油,升温至70-80℃,搅拌反应4-6h。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中的反应体系倒入聚四氟乙烯板上,待其流平后,室温下先至于真空烘箱中真空保存30min,接着升温至80-100℃,使其充分固化后,从聚四氟乙烯板上取下固化后的薄膜,即为高透光率高雾度聚酯薄膜。
具体地,所述四氢呋喃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体积比为4:1;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的水溶液,pH为12,所述碱液的加入量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体积比为10:1。
具体地,所述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积比为1:20-100,所述羟基硅油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体积比为2-7:50,所述偶氮二异丁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比为1:25-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透光率高雾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创新性的加入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羟基硅油,以化学键将有机硅固定在据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内,获得兼具高透光率与高雾度的聚酯材料,其雾度可达70以上,透光率保持在80%以上,是一种理想的光扩散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羟基硅油的红外谱图;
图2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含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红外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本发明方法中用于反应的羟基硅油制备方法为:常温下,取10mL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溶于40mL四氢呋喃中,搅拌均匀后,加入pH为1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1mL,搅拌24h后,用稀盐酸将体系洗至中性后,60℃旋蒸除去多余的溶剂与水,获得所需的羟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3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