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3393.0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3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丰源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9/00 | 分类号: | G01K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口径 量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测试管道、待测热量表、标准表、水泵、压力罐、太阳能加热装置及计算机;所述测试管道两端分别与压力罐和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入水口相连,待测热量表可拆卸安装在测试管道中,标准表固定安装在测试管道中,水泵入水口与太阳能加热装置出水口相连、出水口与压力罐入水口相连,待测热量表和标准表流量计的传感器及待测热量表的工装线均与计算机相连。利用太阳能加热,耗能少、环保无污染;保证测试压力平衡,提高测试稳定性;待测热量表稳稳固定在测试管道中,提高测试精度。采用本装置可同时检测多个热量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并实现了智能化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仪表检测领域,涉及热量表检测装置,具体的涉及热量表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量表检测用水量大,大多采用天然气或电加热,能源损耗很大。检测时水流压力不稳或热量表固定不稳等原因,都会对热量表的检测造成一定影响,造成热量表精度下降。且目前大多采用手动控制阀门开关和人工进行数据计算,且一次只能对检测一只热量表,存在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太阳能加热、自动化控制、精确度高的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大口径热量表检测装置,包括测试管道、待测热量表、标准表、水泵、压力罐、太阳能加热装置及计算机;所述测试管道两端分别与压力罐和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入水口相连,待测热量表可拆卸安装在测试管道中,标准表固定安装在测试管道中,水泵入水口与太阳能加热装置出水口相连、出水口与压力罐入水口相连,所述测试管道与压力罐连接处安装有进水分阀和进水总阀,所述待测热量表和标准表流量计的传感器及待测热量表的工装线均与计算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热量表的流量计下面设有手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热量表借助固定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测试管道中;其中固定装置包括气泵、夹紧装置、泄压阀和气压传感器,夹紧装置将测试热量表固定在测试管道中,气泵、泄压阀和气压传感器均与夹紧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热量表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分阀和进水总阀均为由按钮控制的电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加热装置上还辅助有电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打开气泵,将气泵压力调到0.2~0.4MPa以上,打开太阳能加热装置,温度控制在40~60℃之间;第二步:将压力罐压力调整到0.2~0.3MPa,打开水泵;第三步:将待测热量表固定好,打开进水分阀,待压力平衡后再打开进水总阀;第四步:打开待测热量表流量计下面的手动阀门,使水流量达到10~20m3/h,让压力罐内的温度和太阳能加热装置中水箱的温度进行循环,温度达到一致,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对应待测热量表口径设置;第五步:采集待测热量表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并对其初始化设置,达到规定的累计流量时关闭手动阀,读取待测热量表和标准表流量信号的终值,计算出误差并校准;第七步:重复第五步操作,直到误差合格,保存测试记录,测试完成;第八步:依次关闭进水总阀、分水阀,开启泄压阀泄压,打开夹紧装置,取下合格的待测热量表。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利用太阳能加热,耗能少、环保无污染;待测热量表的流量计下面设有手动阀门,可排出测试管道中的空气,控制水流量,保证压力罐内温度与太阳能装置内水的温度一致;进水分阀和进水总阀设置,保证测试压力平衡,提高测试稳定性;待测热量表借助气泵等固定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测试管道中,使得待测热量表稳稳固定在测试管道中,提高测试精度。进水分阀和进水总阀均为由按钮控制的电动阀门,以及采集的数据以及调试均由计算机控制,实现了智能化测试。采用本装置可同时检测多个热量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丰源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丰源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3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