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3667.6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0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超;石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太阳能除湿供暖一体机是一种将转轮除湿机平板化,用太阳辐射能直接对吸附剂进行再生,又能集热供暖的装置,属于暖通空调领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建筑耗能不断增加,中国城镇民用建筑耗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22%~24%,在公共建筑中空调用电占总用电量的50%~60%。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住宅用电量也在不断升高。如何提升空调的效率是研究空调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为了维持室内的良好的环境,必须向室内通入一定量的新风。在夏季新风负荷占空调的重负荷大约为25%~30%。夏季空调新风负荷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降低空气温度的负荷,另外一部分为除湿负荷即潜热负荷。在热湿地区,如广州,空调的夏季新风冷负荷中潜热负荷超过80%,在夏热冬冷地区占的比例也超过40%。现在空调常采用的是冷却除湿的方式,即将空气通过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的设备表面,使水蒸气冷凝除湿,这时要求制冷机蒸发器的温度要低于空气露点温度,这降低了制冷机的EER,如果处理空气时制冷机只用于降低空气温度,采用其他设备单独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制冷机的EER可提高,从而提高空调的效率。可见,如何有效地除湿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
吸附剂除湿是除湿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动态吸附除湿相比与静态吸附除湿有很多优势。动态吸附除湿由吸附过程和再生过程组成,再生方式中加热再生是一种常用的再生方式。传统上加热再生需要消耗较高的能量,如果采用太阳能加热装置和热回收装置能够降低能耗,但系统复杂,投资较大。以暖通空调上常采用的转轮除湿机为例,一套完整的设备需要两台风机,一台电动机(驱动转轮),一个再生加热器(如太阳能集热器)或冷凝器,一个全热交换器和一个除湿转轮。转轮除湿机现在被广泛地应用证明其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其除湿部分和再生部分比例近似为3:1,除湿区和再生区可以连续低切换,但也有一切缺点,如转轮除湿机的再生热风和处理的空气的流向相反,还不能完全消除再生时吸附剂吸收的热量带到除湿区。传统上加热再生吸附剂的方法是用太阳能加热空气,热空气再通过吸附剂,从而实现再生,这需要不断地加热流动的空气,虽然采用热回收,热量损失依然较大。如果仅加热除湿剂周围的空气到较高的温度,吸附剂完全可以解析,空气也能含有较多的水蒸汽。吸附式制冷系统中的吸附床是一种以吸附剂作为吸热体的装置,在白天可以吸收太阳光,温度升高后吸附剂就开始解析,这一技术运用到了本发明中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耗低、除湿效果好的除湿和再生同步且分离的太阳能除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除湿装置,包括进风段、除湿段以及出风段,在进风段的入口连接有一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段包括两个以上平行布置的集热除湿箱,该集热除湿箱包括具有透光板的箱体,箱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吸附床和加热装置,在所述透光板外还设置有一使所述透光板处于透光和不透光两种工作状态的挡光装置;在所述除湿段和出风段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分流装置,该空气分流装置包括一排风管和一与该排风管连接的移动机构,在所述排风管内设置有风阀;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排风管与部分集热除湿箱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集热除湿箱的档光装置在该集热除湿箱的出风口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时使所述透光板处于透光状态。
所述档光装置为电动卷帘。
所述透光板为玻璃盖板。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传动器以及滑动导轨,所述排风管的管口与所述传动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在所述排风口的管口设置有一分流接口,所述传动器连接在该分流接口上。
所述传动器为液压传动器。
在需要除湿的时候,档光装置遮住透光板,风机驱动空气进入到除湿箱体内进行吸附除湿过程;如传感器检查到本箱体内除湿机吸附量已达到规定值,停止通入空气,在有阳光时打开透光板吸收太阳光,箱体内温度升高,吸附剂再生;如没有阳光,档光装置遮住透光板,开启箱体内的电加热装置,箱体内温度升高,吸附剂再生。
在需要采暖的冬季晴朗的白天,透光板吸收太阳光,电机驱动空气流经箱体,箱体内的吸附剂吸收阳光温度升高加热空气,最终达到加热空气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3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中央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