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3669.5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智能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如果电动汽车普及,充电站将会是这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与传统汽车的加油站被石油巨头垄断相比,充电站给更多的企业提供了涉足机会。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通过充电接口与电动汽车连接为其进行充电,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督,由于人为操作存在失误,对于充电站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导致充电站发生故障,或者对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充电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高效、安全、智能化管理,以是保证充电站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法,通过监控充电设备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采集充电设备的状态,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容量等信息,通过信息管理保证电动汽车运行安全和电池质量,提高充电站的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信息通过电动汽车蓄电池管理系统获得当前蓄电池的容量、温度及电池使用信息;充电设备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以上信息通过CAN总线传送到交换机中,交换机通过以太网将信息传送到监控工作站中;监控工作站接收到该信息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根据处理的信息对充电站控制装置发出控制命令,对充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充电站摄像机和火灾控制器对充电站环境进行检测;当发生安全隐患时,监控工作站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通过安防工作站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监控工作站通过显示屏对监控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并通过打印机打印监控实时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监视充电设备及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状态信息,采集充电设备状态、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以及电池温度等信息,通过监控工作站对充电站进行控制,保证电动汽车运行安全,改进动力电池质量,提高充电站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监控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法,采用充电系统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监控,包括充电设备采集装置、交换机、充电站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火灾控制器和监控工作站,所述监控工作站上设置通信接口,所述充电设备采集装置的输出端通过CAN总线与所述交换机连接,所述充电站摄像机的输出端连接硬盘录像机,所述交换机、硬盘录像机和火灾控制器与所述监控工作站上的通信接口连接,所述监控工作站的输出端连接充电站控制装置,显示屏和打印机;所述火灾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火灾控制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充电站摄像机用于对充电站场所进行视频采集;所述充电站采集装置用于对充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和容量信息进行采集。所述监控工作站还连接安防工作站和报警装置。所述通信网络采用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智能监控方法:充电设备采集装置包括对充电设备信息的采集和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信息采集,所述充电设备信息的采集包括对充电设备的温度、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容量及充电状态信息,所述电动汽车蓄电池的信息通过电动汽车蓄电池管理系统获得当前蓄电池的容量、温度及电池使用信息,充电设备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以上信息通过CAN总线传送到交换机中,交换机通过以太网将信息传送到监控工作站中;监控工作站接收到该信息后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根据处理的信息对充电站控制装置发出控制命令,对充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充电站摄像机和火灾控制器对充电站环境进行检测,当发生安全隐患时,监控工作站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同时通过安防工作站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监控工作站可以通过显示屏对监控信息进行实时显示,并通过打印机打印监控实时信息。
本发明通过监视充电设备及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状态信息,采集充电设备状态、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以及电池温度等信息,通过监控工作站对充电站进行控制,保证电动汽车运行安全,改进动力电池质量,提高充电站运行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普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3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