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3691.X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张帅通;董迪;惠辉;杨鑫;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6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成像 三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配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配准是通过将一幅图像中的点映射到另一幅图像中同样物体上相同的点的某种空间变化的过程。基于配准的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图像外部特征的配准、基于图像内部特征点以及基于图像像素灰度三种。
目前,通过采用现有的图像配准方法,图像配准校正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可以准确地对图像进行配准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物体的图像;
通过调整包括标记点的圆环位置对所述图像进行配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通过调整圆环的位置对采集到的物体的图像进行配准,从而实现了对图像的配准校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仿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仿体的混合成像三维配准方法流程图。
参照图1,在步骤S101,采集物体的图像。
在步骤S102,通过调整包括标记点的圆环位置对所述图像进行配准。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物体的图像之前包括:将所述物体固定在仿体的直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物体固定在仿体的直板上之前包括:向所述仿体的各个标记点中注入造影剂。
这里,在采集图像前向各个标记点中加入造影剂是为了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加入的化学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标记点是三维立体式。
进一步地,所述仿体采用分离式结构。
这里,仿体采用分离式结构,可以对圆环进行滑动来调整仿体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仿体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固定所述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仿体采用透明材质。
这里,仿体采用透明材质,可有利于光学成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仿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仿体10包括标记点11、通孔12、圆环13和直板14。
在仿体10中,包括两个圆环13和一个直板14,直板14和圆环13上的标记点11,可以是,但不限于,具体为直板14含有20个标记点11,圆环13含有12个标记点11。其中,标记点11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具体为圆柱形孔。
这里,圆环13和直板14上的标记点11不贯穿于直板14和圆环13。直板14上的通孔12的数量可以为4个,通孔12用来固定物体。圆环13和直板14之间具有摩擦力,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圆环13不会滑动,从而确保在采集图像的过程中标记点11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3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终端显示屏的求救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机器人防损伤采摘葡萄的自动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