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4257.3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2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华;陈克勇;王东旭;石磊;王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模块 恒定 驱动芯片 输入电压 电流保持 电压输入 电源输出 电源输入 范围电压 工作电压 输出电压 输入电源 显示数据 分压 衰减 串联 分配 | ||
本发明涉及LED灯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多个驱动模块;每一驱动模块通过对输入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以获取工作电压,并输出电压给与其连接的下一个驱动模块,并根据其对应的本级显示数据控制其内部的LED灯进行显示,使开启LED灯时流经LED灯的电流保持恒定,并在LED灯开启和关闭时保持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与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之间的差值恒定,通过将驱动模块串联在一起,当电压输入时,将输入电压分配到每一个驱动模块上,可以实现不同范围电压的输入,同时减少了输入电压的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各国政府在绿色节能环保上达成共识,未来与绿色环保节能相关的产业前景发展潜力巨大,赋有热门产业的LED半导体技术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半导体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比人们预期快的多,LED光源的某些特性是以往任何人造光源无法比拟的,如色彩丰富、色饱和度高、光束集中、固态发光、响应速度快、亮度和颜色均可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控制与调节等。
在LED景观照明领域,利用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线条灯、软灯条、护栏管等,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能力强、价格性能比高以及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在短短几年内,已迅速成为楼宇装饰、商店装饰的主流产品。
随着LED驱动技术的发展,对LED景观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上出现高压串联应用的芯片,但其采用恒压方式,电压波动会造成LED灯电流的变化。现有的恒流LED电路系统,在一种LED驱动电路系统中,如图1所示,通过LED的串联降低芯片的输入电压,LED串联个数由输入电压VIN决定,数据DATA通过芯片DIN端口控制LED显示占空比,该方案的缺陷是无法单独控制每个LED灯的显示占空比;在另一种LED驱动电路系统中,如图2所示,通过DATA控制每一个LED的显示,但该方案的缺陷是无法实现不同的电源输入电压,并且该方案中电压衰减较大。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LED驱动电路中无法实现不同的电源输入电压以及电压衰减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芯片、LED恒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LED驱动电路中无法实现不同的电源输入电压以及电压衰减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所述LED恒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驱动模块,多个所述驱动模块的数量为n,n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1个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所述第1个驱动模块的数据输入端接收数据帧;
所述第1个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第2个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1个驱动模块的数据输出端连接第2个驱动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并从第2个驱动模块依次按照逐级串联方式连接至第n个驱动模块;
每一驱动模块通过串联的方式对输入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以获取工作电压,并输出电压给与其连接的下一个驱动模块;
所述第1个驱动模块获取本级显示数据,并发送数据帧给所述第2个驱动模块;
所述第2个驱动模块根据数据帧输入电压对所述第1个驱动模块输出的数据帧进行电平转换以获取可识别的数据帧,并从所述可识别的数据帧中提取其对应的本级显示数据,并发送数据帧给第3个驱动模块,并由此按照逐级串联方式依次执行至第n个驱动模块;
所述每一驱动模块根据其对应的本级显示数据控制其内部的LED灯进行显示,使开启所述LED灯时流经所述LED灯的电流保持恒定,并在所述LED灯开启和关闭时保持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与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之间的差值恒定。
结合第一方面,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模块包括LED灯和驱动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4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慧型隧道照明控制模型算法
- 下一篇:一种串行LED调光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