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闭进料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4937.5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6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黄香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福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033;F23G5/04;F23G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8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2142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进料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进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已经日渐成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的环保问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量与日俱增,它与人们争地争环境,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现有的垃圾处理已经从传统的填埋向焚烧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其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由于其热值较高和焚烧可有效地去除病菌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可用于发电、供热等,因此被人们认为是目前最佳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
在将垃圾进行燃烧时,需要将垃圾通过进料装置送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但是目前的进料装置大多采用敞开式的进料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当炉膛内的温度过高时,容易使进料装置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密闭进料输送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密闭进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上端设置滑行轨道,在滑行轨道上端设置料斗,料斗通过滑轮连接在滑行轨道上,在料斗上端设置挡盖,在所述的料斗下端设置挡板,在料斗外设置推板器,推板器连接挡板,在料斗外设置水平感应器,水平感应器连接推板器,在所述的输送管道外设置隔热层。
优选的,在所述的滑轮内设置驱动器,在挡板上设置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连接驱动器,驱动器控制滑轮,在所述的输送管道上设置除尘器。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管道下端为倾斜结构,在输送管道内设置粉碎机,在粉碎机的刀片上设置压力感应器,在粉碎机内设置电机,压力感应器连接电机,电机控制刀片。
优选的,在所述的倾斜结构的输送管道内设置烘干器,压力感应器连接烘干器。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包括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上端设置滑行轨道,在滑行轨道上端设置料斗,料斗通过滑轮连接在滑行轨道上,在料斗上端设置挡盖,在所述的料斗下端设置挡板,在料斗外设置推板器,推板器连接挡板,在料斗外设置水平感应器,水平感应器连接推板器,在所述的输送管道外设置隔热层,能够避免炉膛内的温度过高使输送管道发生变形,延长其使用寿命。料斗能够通过滑轮沿着滑行轨道运行到输送管道的上端,当料斗上的水平感应器感应到料斗移到输送管道上端时,会将信息传递给推板器,推板器会推动挡板移动,方便料斗内的垃圾进入到输送管道内。
2、本发明在所述的滑轮内设置驱动器,在挡板上设置重力感应器,重力感应器连接驱动器,驱动器控制滑轮,在所述的输送管道上设置除尘器。当重力感应器感应到料斗内的垃圾重量达到设定的重量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驱动器,驱动器会控制滑轮沿着滑行轨道滑行,使其达到输送管道上端。通过除尘器可以将落入到输送管道内的垃圾产生的灰尘进行吸收,避免产生的灰尘过多,延长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管道下端为倾斜结构,在输送管道内设置粉碎机,在粉碎机的刀片上设置压力感应器,在粉碎机内设置电机,压力感应器连接电机,电机控制刀片。当刀片上的压力感应器感应到有垃圾落入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电机,电机会带动刀片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垃圾会通过倾斜的输送管道输送到炉膛内。
4、本发明在所述的倾斜结构的输送管道内设置烘干器,压力感应器连接烘干器。当刀片上的压力感应器感应到有垃圾落入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烘干器,丢粉碎后的垃圾进行烘干,提前去掉垃圾内的水分,提高后续的燃烧效率。
5、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滑行轨道,2、隔热层,3、挡盖,4、重力感应器,5、驱动器,6、滑轮,7、推板器,8、水平感应器,9、输送管道,10、除尘器,11、刀片,12、电机,13、粉碎机,14、烘干器,15、料斗,16、挡板,17、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福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兴福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4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