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建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4976.5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3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麒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9/06;E04G11/28;E04G13/00;E04G17/00;E04G5/00;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成***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建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建造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高层商业大厦的结构具有楼层高度高、层高变化多、楼层厚度多样等特点。因此,在施工安排上一般分两部分进行,即核心筒部分以及外围部分。
所述核心筒部分主要由墙柱、楼梯、楼板、梁、电梯井、及外墙构成,其中,墙柱、楼梯、楼板、梁主要采用传统木模,电梯井也主要采用木模,而外墙则主要采用木模作为外墙防护。所述外围部分主要由墙柱、楼梯、楼板、及外围构成,其大部分均主要采用传统木模。
可见,无论是核心筒部分,还是外围部分,现有的施工大多以传统木模为主,木模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诸多缺点,举例来说,若采用传统木模,则容易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不环保,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工,材料的回收率也比较低,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低;若采用钢架支撑,则操作不方便,且承重效果差。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建造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建造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施工周期长、施工不方便且施工后混凝土质量不佳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建造系统,包括核心筒部分及外围部分,所述核心筒部分包括:核心筒铝模系统、支撑所述核心筒铝模系统的核心筒棚架支撑系统、用于电梯井内的电梯井铝模系统和电梯井钢模工作台、以及核心筒外墙钢模系统;所述外围部分包括:外围铝模系统、支撑外围铝模系统的外围棚架支撑系统、以及外围外墙防护系统,所述外围外墙防护系统包括排栅架及安装于排栅架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有密目型阻燃网。
进一步地,所述核心筒铝模系统包括核心筒楼板用铝模板、核心筒墙柱用铝模板、核心筒楼梯用铝模板、以及核心筒梁用铝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围铝模系统包括外围楼板用铝模板、外围墙柱用铝模板、外围梁用铝模板以及外围楼梯用铝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井铝模系统位于所述电梯井钢模工作台的上方,且包括固定于电梯井井壁上的井壁铝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核心筒外墙钢模系统包括爬墙工作台及用于固定在核心筒外墙面上的爬墙钢模,所述爬墙工作台通过倾斜设置的斜撑与所述爬墙钢模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至爬墙工作台和爬墙钢模上,且所述斜撑上还设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排栅架包括拉结杆及与拉结杆固定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设有相互平行的外侧立杆和内侧立杆、连接内侧立杆和外侧立杆的第一横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介于所述内侧立杆和外侧立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结杆呈水平设置,其内侧连接一埋入外围楼板或墙柱内的预埋杆。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还设有架设于所述第一横杆上并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相互垂直并共同承载所述脚手板;所述脚手板的外侧设有竖直设置的挡脚板。
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大量采用铝模系统,相较于传统木模,铝模稳定性好、承载力高,且安装简易、施工过程更为环保,施工后混凝土平整度高,且采用外围外墙防护系统及外墙钢模系统可提高施工的安全性,还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整体施工周期,提高整体建筑质量,从而降低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分段示意简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分段示意简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4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应用于建筑物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电梯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核心筒外墙钢模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核心筒铝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核心筒棚架支撑系统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外围外墙防护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外围外墙防护系统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外围外墙防护系统的正视图;
图12为采用本发明建筑建造系统的一种具体施工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4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度位移双锁外置调节式粘滞阻尼器
- 下一篇:现浇楼梯底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