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5735.2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9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血 通经 茶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品,特别是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健茶横跨茶饮料、保健品、药茶三血见愁金行业,又能保健,又可养生。现在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在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以茶为原料,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已成为个大市场的新亮点。而中国食品监督局据统计2007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3亿,2008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10亿,2009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百亿亿,2010年保健茶年销售额为已过五百亿元。
在目前茶消费趋势中,在茶的文化热、有机茶热、保健茶热、花草茶热、兴起等多种因素下,传统茶叶的区域性消费习惯正在慢慢的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科技含量更加重的茶叶消费趋势。在广大消费者中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品味也跟着提升,对茶文化的品尝也是情有独钟。
脾胃虚寒,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胃虚寒,中医名词,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目前市场上活血通经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中都含有毒素,带有副作用,为人体健康埋下严重隐患,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收敛止泻功效的岩陀活血通经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及其制备方法,长期饮用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收敛止泻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由茶叶、中草药提取物按1:4的质量比制备而成,所述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岩陀20-40%、羊七莲10-20%、丹参10-15%、赤芍10-15%、郁金5-10%、异型莎草5-10%、延胡索5-10%、云牛膝3-5%、云支花3-5%、血见愁3-5%。
所述的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所述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原料按重量份数,岩陀20-40份、羊七莲10-20份、丹参10-15份、赤芍10-15份、郁金5-10份、异型莎草5-10份、延胡索5-10份、云牛膝3-5份、云支花3-5份、血见愁3-5份。
所述的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所述的中草药提取物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岩陀30份、羊七莲15份、丹参13份、赤芍12份、郁金8份、异型莎草6份、延胡索5份、云牛膝4份、云支花4份、血见愁3份。
所述的茶叶为红茶、绿茶、普洱茶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a、备料:按重量百分比,选取优质的岩陀、羊七莲、丹参、赤芍、郁金、异型莎草、延胡索、云牛膝、云支花、血见愁为原料,洗净并除杂;
b、提取滤液:将洗净并除杂后的原料置于提取罐中,提取3次,第一次加原料重量12倍的水,第二次加原料重量10倍的水,第三次加原料重量8倍的水,提取时间分别为120分钟、90分钟、60分钟,合并提取液,得混合提取液;
c、离心分离、浓缩:将混合提取液置于离心分离机中,以3000-10000r/min离心10-20min,取上清液在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2-1.25的清膏,制得中草药提取物,备用;
d、涂抹、烘干:按质量比,选取茶叶、中草药提取物,将中草药提取物涂抹在茶叶表面,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小时;
e、烘炒、灭菌:将烘干后的茶叶置于炒锅中,小火烘炒5-10分钟,取出后进行紫外线灭菌,灭菌时间为40分钟,灭菌后装袋,制得一种岩陀活血通经茶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灵丹鸿运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5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