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化道内容物转运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5834.0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鹏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道 内容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吞服吸容物,包括一种带有负压释放结构的消化道内容物转运囊,在体内转运消化道内容物到不同的消化道区域,或通过排泄将吸纳贮存的消化道内容物隔离带出体外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吞食能够在消化道靶定位开启或通过特定消化道内容物反应激活靶定位开启的带有抗消化保护的消化道内容物转运囊。或将过剩消化道内容物经转运囊回收隔离排出体外防止中毒或过度吸收的减肥保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相关技术是通过人工饲养黑熊并在其身体上进行开放性手术抽取胆汁的做法;以及通过杀死蛇类获得蛇胆的做法。而这些做法,一方面给熊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非常容易造成熊感染死亡;同时,杀蛇取胆会造成生态平衡的人为破坏。而人工饲养,一次性杀蛇取胆的做法会导致相应饲养成本的上升。而上述都是被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做法。另一方面,蛇胆汁和熊胆汁以及人胆汁或胰腺液等消化液对人类以及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两者之间存在进退两难的矛盾。同时,对于医学领域,传统检验方式并没有针对特定靶向消化道区域非损伤性提取消化道内容物(包括水、消化液和食物等)的手段和方法。而针对人类自身的消化道内容物提取及消化酶的分离制药则是传统医学领域的一项空白。例如:十二指肠段消化液(胆汁与胰液)的提取。同时,本发明人提出了通过将受损消化道区域中的消化道内容物在体内转运到健康消化道区域进行延时消化治疗疾病以及将消化道内容物提前收集结束消化防止过度吸收或防止食物或酒精中毒的方法。而这亦需要相应的发明加以配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消化道内容物提取需求与提取方式不合理的矛盾,以及实现体内转运受损或特定消化道区域的消化道内容物到健康区域或目标区域延时消化的医学方法。本发明提出了通过包括可控负压释放囊(即“转运囊”)以及可消化的吸容性海绵颗粒等在内的吸容物提取或转运消化道内容物的方法。
基本原理:通过将预制的带有缓溶性密封物封闭吸纳孔的即负压释放结构的转运囊的吞服,使缓溶性密封物定位缓释溶解,进而使转运囊内负压释放将消化道内容物瞬时吸入囊中。一方面,与吸纳孔相连的膨胀阀中的膨胀体(例如:吸水树脂)吸水膨胀,将吸满消化道内容物的转运囊封闭,使囊内吸入的消化道内容物与消化道隔离。并最终随转运囊排出体外。经清洗分类和分离后用于生物制剂的制备。另一方面,囊内贮存室内可加入膨胀体。随着转运囊在消化道内的缓慢移动,而逐渐吸水膨胀。并在到达预定健康消化道区域时,缓慢将吸入的消化道内容物挤压释放。同时,还可由可缓释可消化材料制成转运囊并在目标消化道区域消化溶解释放吸纳物。从而达到延时转运消化的目的。
核心流程:为了便于吞咽,转运囊可制成橄榄形。转运囊的负压可通过两种形式获得:一种是通过将弹性胶囊挤压将内部空气由吸纳孔排出,并在挤压到位的情况下通过用定制厚度和形状的缓溶性密封物(如:胃溶或肠溶性封闭塞和密封胶)进行封闭形成。另一种是通过非弹性物体抽真空或加热排出空气并由缓溶性密封物封闭形成。
关键技术:为了将吸入的消化道内容物与消化道迅速分离,在转运囊的两端吸纳孔衔接处设置有膨胀阀。膨胀阀利用转运囊橄榄端点的结构形成一个杏核状空间。杏核状空间通过外吸纳孔与外部连通,通过内吸纳孔与转运囊内部连通。膨胀阀内部设置有可供消化道内容物吸入转运囊贮存室的流经空间,以及及膨胀率经测试确定的膨胀体。膨胀体吸水膨胀后将膨胀阀内部空间胀满进而导致阀体封闭。从而起到隔绝贮存室与消化道空间的作用。
技术问题
传统的消化道内容物提取方式是通过外科插管或杀死动物的方式进行的。因野蛮和凶残,该方式被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严厉禁止。人类消化道内容物尚无有效的大规模提取和转运方式,同时,也没有开展相关的人体消化道内容物生物制品领域的尝试。
为了有效禁止上述野蛮行为,同时开辟人体消化道内容物体内转运医疗,以及人体消化道内容物分离制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运囊消化道内容物提取转运方式。该方式不仅能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而且能在人体应用。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鹏,未经李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5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