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解块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6236.5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雷元胜;章登亚;喻卿;张红霞;方晓林;查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元胜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毛雁妮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解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解块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解块是一道重要工序。揉捻工艺结束后,在揉拧压力和茶汁的双重作用下,茶叶半成品往往成块状粘在一起,需要解块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加工工艺。
采用人工搓散等方式进行解块,费工费力,效力很低,而且搓散效果不佳。也有采用机械设备对茶叶结块进行打散的,但是现有设备在打散茶叶结块的同时很容易将茶叶打成很小的碎末,并且也存在对茶叶打散不够充分的情况,需要人工二次搓散,使用不方便,也不能很好地把打散后碎掉的碎末很好地筛分出来,解块效率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的一种茶叶解块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茶叶解块机,包括进料斗、解块室、打散臂、滚筒轴、接料板、导料板、振动筛、弹簧、立柱、成品出料口、碎料出料口、碎料箱、连杆机构、电机、机架和带传动系统;所述滚筒轴共有两根且平衡设置,两根滚筒轴间通过带传动系统传动;所述打散臂焊接在滚筒轴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接料板设置在进料斗下方,滚筒轴上方;所述导料板设置在滚筒轴下方,电机上方,导料板的末端连接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两端由弹簧连接分别固定在机架和立柱上;所述振动筛和碎料箱末端分别设有成品出料口和碎料出口;所述电机通过带传动系统、连杆机构分别驱动滚筒轴和振动筛。
所述打散臂为齿形结构。
所述接料板为网型板,在与滚筒轴、打散臂配合处开有与其形状大小相一致的槽孔。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本发明避免了人工搓取费时费力的问题,相比其他机械设备解块更彻底,同时将解块时出现的碎末很好地分离了出来,同时采用双滚筒轴,提高了解块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筒轴及接料板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进料斗1、解块室2、打散臂3、滚筒轴15、接料板16、导料板14、振动筛6、弹簧5、立柱8、成品出料口7、碎料出料口9、碎料箱10、连杆机构11、电机12、机架13和带传动系统4;滚筒轴15共有两根且平衡设置,两根滚筒轴15间通过带传动系统4传动;打散臂3焊接在滚筒轴15上,打散臂3为齿形结构;电机12固定在机架13上;接料板16设置在进料斗1下方,滚筒轴15上方;导料板14设置在滚筒轴15下方,电机12上方,导料板14的末端连接振动筛6;振动筛6两端由弹簧5连接分别固定在机架13和立柱8上;振动筛6和碎料箱10末端分别设有成品出料口7和碎料出料口9;电机12通过带传动系统4、连杆机构11分别驱动滚筒轴15和振动筛6。
电机12启动后,通过带传动系统4相继带动两根滚筒轴15转动,此时从进料斗1开始送料,打散臂3在滚筒轴15的带动下开始转动,打散后的茶叶会通过接料板16上的槽孔和网孔落入导料板14上,电机12同时通过连杆机构11带动振动筛6振动,在振动筛6的筛分下,打碎的碎末进入碎料箱10由碎料出料口9取出,成品茶从成品出料口7取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元胜,未经雷元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6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