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安全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6265.1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中;王文龙;满剑锋;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舱,具体指一种模块安全舱。
背景技术
安全舱一般为密闭性的舱体结构,有一定容积。根据具体需要,具有良好的牢固性、隔热性、密封性、保温性、耐压性等,通常由钢、合金等坚固材料制成。根据用途不同,可用于隧道施工人员救生、煤矿救生、地震救灾关键人员的山路运输、作战部队的前敌指挥所等。又可根据需要在救生舱舱体内设置休息舱、储水舱、氧气舱、动力舱、能源舱、空调舱、食品与药品舱等。
现有技术中舱体结构多为单层金属结构,且为整体构型,当局部发生破坏时,不可修补,整舱报废。现有舱体构型方式单一,为固定连接,不能实现快速拆装和扩展。现有舱体技术不具有快速避难和多舱可隔离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安全舱,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舱体分成若干功能舱段,每个舱段都采用标准化接口,不同功能舱段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连接,可根据任务需求进行扩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安全舱,包括:气闸舱和功能舱,气闸舱和功能舱之间密封连接,气闸舱和功能舱均包括框架、面板、密封内衬层和内衬防护层;框架由横梁与环梁交叉构成,横梁和环梁的疏密与面板的数量、大小和形状相匹配;气闸舱向外开放的为第一舱门,气闸舱和功能舱之间的通道为第二舱门;
所述面板采用多层构型,包括外蒙皮层、缓冲层、热控层和内蒙皮层,外蒙皮层在最外层,外蒙皮层将外部冲击力分散作用于缓冲层上,以缓冲层的塑性变形吸收外部冲击能量;缓冲层内部为热控层,实现安全舱内部与外部的隔热;热控层内为内蒙皮层,内蒙皮层上设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将面板安装在框架上时,通过相应的密封圈实现舱内与舱外之间的主密封结构;
密封内衬层和内衬防护层安装在气闸舱或功能舱的内侧,密封内衬层与内蒙皮层粘贴在一起,且将框架夹在中间,内衬防护层在密封内衬层内侧以保护密封内衬层,密封内衬层和内衬防护层构成次密封结构。
气闸舱还包括密封软帘,密封软帘安装在气闸舱的第一舱门外面,密封软帘上设置有密封拉链。
所述第一舱门处于常开状态,第二舱门处于常闭状态。
所述气闸舱内部有风淋除尘设备。
所述外蒙皮层采用金属材料。
缓冲层为蜂窝结构,材料采用铝蜂窝或纸蜂窝。
所述内蒙皮层上的密封槽为平槽、T型槽或燕尾槽。
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矩形圈或蕾形圈。
所述气闸舱和功能舱之间密封连接具体为:气闸舱和功能舱上各有一个密封圈,气闸舱和功能舱对接在一起后,形成双重密封。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安全舱,该舱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舱体分成若干功能舱段,每个舱段都采用标准化接口,不同功能舱段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连接,可根据任务需求进行扩展。
2、本发明提出的舱体面板为多层形式,具体包括外蒙皮层、缓冲层、热控层、内蒙皮层,内蒙皮层上有提供密封功能的密封圈安装槽。多层面板实现了承载与缓冲、密封、防热功能于一体,大大降低了结构重量,与传统密封舱结构相比,质量降低二分之一以上,便于空中和地面运输。舱体面板可根据使用过程中的损伤程度进行更换,从而实现了舱体的可重复使用目标,且更换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全舱两舱构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全舱气闸舱构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安全舱气闸舱构型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安全舱功能舱构型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全舱面板构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安全舱舱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安全舱舱密封结构B-B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安全舱舱四舱构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重复使用的安全舱,该安全舱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在安全舱设计时将舱体分成若干功能舱段,可根据需求进行功能舱段的扩展。安全舱舱体结构为多层构型,每层实现不同的功能,可根据使用的场合,选择不同的功能组合层,当外界环境导致舱体外层变形破损后,可更换局部破损部位,实现舱体的可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6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