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气体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86400.2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1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雃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佛新瑜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气体 供应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呼吸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气流传感器、控制单元及储存单元。气流传感器用以感测一流道的气体状态;控制单元用以提供初始模板值,并自气流传感器持续接收呼吸取样值以反复执行第一呼吸取样阶段,进而经运算产生第一模板值以取代初始模板值;之后,控制单元自气流传感器持续接收呼吸取样值以反复执行第二呼吸取样阶段,进而经运算产生第二模板值;最后控制单元整合第一模板值及第二模板值,以得到更新模板值来取代第一模板值,并重复前述操作经运算产生新的第二模板值以取得新的更新模板值;储存单元用以储存第一模板值、各第二模板值及各更新模板值。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呼吸气体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呼吸气体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尤指一种可随着病患实时呼吸状态,变更对应的呼吸模板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病患可能因为疾病或身体状况不佳等因素,无法通过自行呼吸来取得所需的氧气浓度,此时病患需要借助呼吸气体供应系统,用以维持人体所需的呼吸运动,以补足该氧气浓度;并且,呼吸气体供应系统能够辅助判读病患的呼吸中止-浅呼吸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早发现病患在呼吸或睡眠过程中,出现上呼吸道部分或全部阻塞的状态,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
在AHI的判读上,一般会与正常呼吸大小,即所谓的呼吸模板(breath template)进行比对。现行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针对呼吸模板的建立方式,大多是在系统启动后即建立好固定的呼吸模板,供病患在整段睡眠时间内使用;然而,实际人类在睡眠过程中会分成多个不同阶段,例如浅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觉醒等,而在不同阶段内病患的呼吸状态亦不相同。因此,若是在整段睡眠时间内均使用固定的呼吸模板做为比对基础,并无法完全反映病患实际的呼吸状态,使得在判读上容易产生误差。据此,现有技术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的呼吸模板建立方式亟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着病患呼吸状态实时变更对应的呼吸模板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通过动态呼吸模板的设计,以反映病患在不同睡眠过程的所对应的呼吸模板及判断基准。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用以经过一流道供应一呼吸气体给一病患,呼吸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气流传感器、控制单元及储存单元。气流传感器用以感测流道的气体状态;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气流传感器,控制单元用以提供初始模板值,并自气流传感器持续接收呼吸取样值以反复执行第一呼吸取样阶段;在执行第一呼吸取样阶段到达第一设定次数后,控制单元基于所有第一呼吸取样阶段经运算产生第一模板值以取代初始模板值;在产生第一模板值后,控制单元自气流传感器持续接收呼吸取样值以反复执行第二呼吸取样阶段,在执行第二呼吸取样阶段到达第二设定次数后,控制单元基于所有第二呼吸取样阶段经运算产生第二模板值;最后整合第一模板值及第二模板值,以得到更新模板值来取代第一模板值,并重复前述操作经运算产生新的第二模板值以取得新的更新模板值;储存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储存第一模板值、各第二模板值及各更新模板值。
本发明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应用于如前述的呼吸气体供应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初始模板值,并针对一流道持续接收呼吸取样值以反复执行第一呼吸取样阶段;(b)在执行第一呼吸取样阶段到达第一设定次数后,基于所有第一呼吸取样阶段经运算产生第一模板值以取代初始模板值;(c)在产生第一模板值后,针对流道持续接收呼吸取样值以反复执行第二呼吸取样阶段;(d)在第二呼吸取样阶段到达第二设定次数后,基于所有第二呼吸取样阶段经运算产生第二模板值;(e)整合第一模板值及第二模板值,以得到更新模板值来取代第一模板值;以及(f)重复步骤(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雃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雃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6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