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丙树脂/聚酯树脂复合型静电荷图像调色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88992.1 | 申请日: | 2015-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双全;李小龙;肖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涂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聚酯树脂 复合型 静电荷 图像 调色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丙树脂/聚酯树脂复合型静电荷图像调色剂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低温定影性好和图像画质优异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由含着色剂的苯丙聚合物复合乳液(A)与含蜡的聚酯复合乳液(B)凝集得到;所述含着色剂的苯丙聚合物复合物乳液(A)是将着色剂、苯乙烯类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而成;所述含蜡的聚酯复合乳液(B)是蜡、含聚酯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单体、以及丙烯酸酯类单体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相容性好、具有优异的耐偏移性、保存稳定性,在极端条件下仍保持有较高的图像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近年来打印机、复印机的高速化、节能化、小型化等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以往广泛应用的苯丙树脂用作粘合树脂调色剂,由于苯丙类树脂具有成本低、易高分子量化而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偏移性等优势。但在满足图像形成的节能化、高光泽画质,尤其在低温定影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促使了聚酯树脂用作粘合树脂的调色剂的快速发展,成为新一代打印、复印机用调色剂的趋势。
随着聚酯树脂用作粘合树脂调色剂在高速打印机及复印机上的应用,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和高光泽化的聚酯树脂结构的树脂成为调色剂的主流,作为含有聚酯调色剂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如CN 200710166710.1,US 8715897等。
聚酯结构虽能保证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但在高温条件下存在容易发生偏移现象、在带电初期和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带电不均导致图像画质差、保存时易结块等问题。如果为弥补此项不足,而增加聚酯单元多的分子量,升高黏度,则不仅损害低温定影性能,还导致调色剂制造时球形化困难。
为有效解决调色剂低温定影性和图像的优异画质,专利CN 201010531001.0有效的利用两种苯丙树脂及聚酯树脂的优点,将含聚酯树脂与苯丙树脂直接共混得到复合型调色剂,但是该系列专利只是单纯的将两种树脂混合,因其相容性不足,所得到的调色剂定影范围狭窄。还有人考虑采用了含聚酯结构单元的单体与苯乙烯类共聚树脂,后与苯丙树脂混合熔融,采用物理粉碎法得到复合型调色剂,该方法有物理法调色剂的局限性,如着色剂、蜡分散不均、调色剂颗粒大小及形状均一性差,粒径大等缺陷,与化学法制备的调色剂相比,难以匹配高画质、高速打印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苯丙树脂/聚酯树脂复合型静电荷图像调色剂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的调色剂相容性好,兼顾了苯丙类调色剂易高分子量化、低成本以及聚酯类调色剂低温定影性、图像高光泽的优点,具有优异的耐偏移性、保存稳定性,在极端条件下仍保持有较高的图像品质。
所述方法所述调色剂由含着色剂的苯丙聚合物复合乳液(A)与含蜡的聚酯复合乳液(B)凝集得到;所述含着色剂的苯丙聚合物复合物乳液(A)是将着色剂、苯乙烯类和丙烯酸酯类单体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而成;所述含蜡的聚酯复合乳液(B)是蜡、含聚酯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单体、以及丙烯酸酯类单体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而成。
所述含蜡的聚酯复合乳液(B)的制备原料中,以含聚酯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总质量100%计,含聚酯结构单元的不饱合单体占40~80%,丙烯酸酯类单体占60-20%;蜡的添加量为上述两类单体总质量的9%~15%。
所述含聚酯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单体为可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的含不饱和双键的单体,聚酯结构单元骨架为环氧树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88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