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0908.X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9/00 | 分类号: | E03D9/00;E03D11/13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3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泄物 处理 装置 收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洁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明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仅有冲便功能的坐便器已不能满足需求,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人员或患有肛肠、生殖器官疾病的人员,使用普通坐便器后排泄物落入便池内,溅起的污水会溅到使用者,形成二次污染,造成使用者产生心理顾虑而影响排便,甚至导致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对使用者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200620101319.4)防溅坐便器及其防溅缓冲挡板,包括坐便器体、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体的排便通道进口上设置有防溅装置,防溅装置与排便通道之间留有排便孔,防溅装置由插入式缓冲挡板构成,插入式缓冲挡板紧贴排便通道插入,卡入式缓冲挡板上的卡扣设置在排便通道的拐角处,虽然该技术方案能对排泄物进行适当的缓冲,但是该方案的防溅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防溅效果好的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包括:
收集体,其设置有用于收集排泄物的容纳腔以及使容纳腔与外部相通的接口;
阻隔件,其设置于接口内并能在接口内运动;
当阻隔件运动并使接口打开时,排泄物通过接口进入容纳腔内,当排泄物进入容纳腔内后,所述阻隔件运动并将接口遮住。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本机构还包括有复位件,其与阻隔件相连且在排泄物进入容纳腔内后能使阻隔件复位。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所述阻隔件为活舌,在收集体上平行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所述活舌通过转轴枢接于两个连接部上。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所述复位件包括固定圈和平衡块,所述固定圈固连于活舌上,且所述活舌和固定圈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平衡块安装于固定圈内。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在活舌上设置有弧形槽,当排泄物为液态时,排泄物能通过弧形槽落入容纳腔内。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在收集体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当接口打开时,复位件触发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检测接口打开的时间。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行程开关,其能与复位件接触并产生检测信号;
信号接收器,与行程开关电连接并用于接收行程开关产生的检测信号,检测接口打开的时间。
在上述的一种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中,在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粉碎排泄物的粉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收集体,在收集体上开设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相连的接口,在接口上设置有阻隔件,在初始状态下,阻隔件能遮住接口,防止容纳腔内的气味散发至空气中;当阻隔件运动并使接口打开时,排泄物通过接口进入容纳腔内,当排泄物进入容纳腔内后,阻隔件运动能再次将接口遮住,避免了排泄物直接掉落而发生污水溢出接口现象的产生,提高了防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活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活舌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活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收集体;110、连接部;120、转轴;200、活舌;210、弧形槽;220、条形孔;230、条形槽;300、固定圈;310、平衡块;400、行程开关;600、接口;700、容纳腔;800、粉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示,本排泄物处理装置的收集机构,包括:
收集体100,其设置有用于收集排泄物的容纳腔700以及使容纳腔700与外部相通的接口600;
阻隔件,其设置于接口600内并能在接口600内运动;
当阻隔件运动并使接口600打开时,排泄物通过接口600进入容纳腔700内,当排泄物进入容纳腔700内后,所述阻隔件运动并将接口600遮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同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同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0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