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91145.0 申请日: 2015-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4997812B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孙晶;胡雪珍;林燕;郑园园;刘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5035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缺血 灌注 损伤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涉及益生菌制剂在制备治疗与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具体涉及益生菌丁酸梭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新用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脑组织的缺氧缺血,脑神经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的现象,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的益生菌制剂。本发明创造性地以肠道菌群为治疗靶点,开创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模式,既减轻疾病症状又减缓神经细胞损伤,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该制剂以丁酸梭菌为活性成份,加入常规的赋形剂,可以制成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灌肠剂等剂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丁酸梭菌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丁酸梭菌在制备预防与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合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的第三大致死原因。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恢复缓慢的特点,每年新增200万以上病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且近年来逐渐有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而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约占中风的60-80%,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缺血性脑中风为最常见中风类型。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脑组织的缺氧缺血,使脑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脑神经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的现象。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产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凋亡等,这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造成一系列病理级联反应,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死亡,加剧了脑损伤。由于脑缺血后级联反应的复杂性,单一使用阻断某一病理环节的药物可能难以奏效。目前,临床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主要有溶栓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两大类。早期溶栓、抗凝治疗为循证医学确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在长期恢复过程中效果不显著。

“益生菌,,是活性的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病原菌,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目前已制备成药品、保健品或饮品等益生菌制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调节和治疗全身疾病现在越来越成为科学界的共识,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自闭症、抑郁症,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的联系,与人体的脑-肠轴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通过饮用酸奶减轻疾病症状的成功例子。脑-肠轴是一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复杂的双向交互系统,越来越被人所熟知。但是,通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丁酸梭菌属(Clostridium butyricum)作为重要的益生菌,先前已广泛地应用来预防和治疗肠炎、便秘等疾病。丁酸梭菌属一般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能耐受胃酸进入肠道,分泌肠粘膜再生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丁酸),修复受损伤的肠粘膜,消除炎症,营养肠道,对各种原因包括肠道细菌感染、肿瘤化疗、外科手术等所致的肠道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人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肠道微生态结构认识不足,科学工作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丁酸梭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创造性应用丁酸梭菌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上,进而开发出预防或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益生菌制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有效的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丁酸梭菌菌株及益生菌制剂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株具有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WZMC1018菌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1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