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溅水保温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1773.9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1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刘倩;夏嘉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溅水 保温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饮水用品,具体是一种防溅水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用具,关于保温杯的溅水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向杯里注水时引起的溅水,另一种如图1所示,当喝完水,水杯由基本水平状态向左转竖放时,由于水的势能迅速转换为动能往往会使水沿壁向外溅出,溅在脸上或衣服上,尤其是在半杯水时,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针对第一种的溅水已有各种解决方案,如公开号为CN204445149U、CN201822476U、CN 201987167U的中国专利,同时这些设计需滤网、杯壁连通管、杯盖连通管、浮球等装置,结构复杂,且存在对注水和饮水的阻碍作用。针对第二种的溅水问题,从公开的文献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防溅水保温杯,该保温杯防溅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对注水和饮水不产生影响,可避免当喝完水竖放水杯时引起溅水,并阻碍注水时的溅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溅水保温杯,包括外壳、内胆、杯口、缓冲网,所述外壳及杯口同普通保温杯相同,在外壳和内胆之间抽成真空。所述内胆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高度小于下部分,上部分为直壁;下部分的杯壁截面为起伏线,起到阻碍水流的作用。所述缓冲网为附着在直壁,截面为弧形,上边同直壁连接,下边同直壁下边连接的环状网罩,进一步阻碍水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喝完水,水杯由基本水平状态竖放时,由于保温杯内胆下部的起伏线结构可改变水流方向和消耗水流动能,加之内胆上部分的缓冲网的阻碍作用,从而防止了水的溅出。由于向杯里注水时引起的溅水主要是沿内胆壁溅出的,因此本发明也能阻碍注水时的溅水。
上述缓冲网可用金属编织网,也可用塑料多孔网。
上述内胆下部分的杯壁截面可以是波纹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防止喝完水竖放水杯时,水的溅出。同时阻碍向杯里注水时引起的溅水,也适合人们乘坐火车或汽车时的使用。
2)不需过滤网、杯壁连通管、杯盖连通管、浮球等防溅装置,结构简单。
3)由于没有过滤网、浮球等障碍,使注水和饮水通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普通保温杯竖放水杯时引起溅水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竖放水杯时消除溅水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胆,2a.内胆上部,2b.内胆下部,3.缓冲网,4.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外壳1及杯口4同普通保温杯相同,在外壳1和内胆2之间抽成真空。所述内胆2由内胆上部2a、内胆下部2b组成,内胆上部2a高度小于内胆下部2b, 内胆上部2a为直壁;内胆下部2b的杯壁截面为波纹线,起到阻碍水流的作用。所述缓冲网3为附着在直壁,截面为弧形,上边同直壁连接,下边同直壁下边连接的环状网罩,进一步阻碍水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如图3所示,当喝完水,水杯由基本水平状态向左转向竖放时,由于保温杯内胆下部2a的波纹线结构可改变水流方向和消耗水流动能,加之内胆上部2a的缓冲网3的阻碍作用,从而防止了水的溅出。由于向杯里注水时引起的溅水主要是沿内胆壁溅出的,因此也能阻碍注水时的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1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筷子训练器与练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饮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