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脱除贝类蛋白质酶解液重金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1966.4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燕;张少敏;沈会平;刘瑛;许美玲;赵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82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脱除 贝类 蛋白质 酶解液 重金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脱除贝类蛋白质酶解液重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每年贝类产量达到1000万吨,占总产量的60%。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产量80%,目前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的贝类海产品主要有牡蛎、蛤、扇贝、蛏和贻贝等。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排放使近海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海洋贝类因其活动性差,易暴露在污染水域中,同时由于其滤食性的特点,相比其他生物对重金属具有更强的富集能力,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而造成重金属超标。深圳市疾控中心公布了一项数据,2012年对21类食品的检测显示,水产品中的贝类食品重金属超标情况严重,抽检的69份样品中,七成镉含量超标。包括带子、扇贝、元贝、毛蚶、生蚝、花甲、沙白、圣子、鲍鱼、文蛤等贝类水产品均有镉超标样品。镉含量检测值最高的为21.4mg/kg,超出国家安全标准10倍。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贝类的重金属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镉和铅超标现象严重,绝大部分贝类的镉含量都超过“人体卫生消费标准”。这些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食品安全,影响了海洋贝类蛋白质的深层加工利用;同时也影响了我国海产品出口,对地方经济造成损失。有效控制海洋贝类中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海洋贝类重金属的脱除方法有活体贝类净化、贝类蛋白酶解液重金属脱除两个方向。活体贝类净化技术是指通过将贝类转移至洁净的水环境中暂养,利用贝类自身代谢过程将体内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排出体外直至达到安全标准。此方法花费时间较长,暂养损耗率较高,且对暂养区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蛋白酶将海洋贝类蛋白质酶解成氨基酸、多肽等小分子可溶性成分,有效提高海洋贝类的资源利用率并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是制备海洋制品的必要途径。因酶解后得到的酶解液为液态介质,更加有利于重金属的脱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脱除贝类蛋白质酶解液重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效脱除贝类蛋白质酶解液重金属的方法,步骤为:
1)将植酸溶于水中,制成植酸水溶液;
2)将植酸水溶液与硅藻土充分混合成糊状,加热干燥,研细得到硅藻土负载植酸的重金属吸附剂;
3)在贝类蛋白质酶解液中加入硅藻土负载植酸的重金属吸附剂,调节pH,充分搅拌,吸附,离心,滤弃沉淀。
植酸、硅藻土的质量比为:5-50:95-50。
贝类蛋白质酶解液与重金属吸附剂的质量比为20~200∶1。
调节pH值至6~10。
吸附温度为20~60℃。
吸附时间为0.5~6小时。
离心条件为:转速:2000~10000R/min;时间:5~30分钟。
加热干燥为微波加热干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降低贝类酶解液中砷、镉、铅、汞等重金属含量,符合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反应时间短、重金属络合物容易分离、无环境污染、产品回收率高,适合工业化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有效脱除贝类蛋白质酶解液重金属的方法,步骤为:
1)将植酸溶于水中,制成植酸水溶液;
2)将植酸水溶液与硅藻土充分混合成糊状,加热干燥,研细得到硅藻土负载植酸的重金属吸附剂;
3)在贝类蛋白质酶解液中加入硅藻土负载植酸的重金属吸附剂,调节pH,充分搅拌,吸附,离心,滤弃沉淀。
优选的,植酸、硅藻土的质量比为:5-50:95-50;
优选的,加热干燥为微波加热干燥。
优选的,贝类蛋白质酶解液与重金属吸附剂液固比范围为20~200∶1;优选的,所述的贝类选自牡蛎、扇贝、贻贝、蛤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调节pH值至6~10。
优选的,吸附温度为20~60℃;吸附时间为0.5~6小时。
优选的,离心具体条件为:2000~10000R/min离心5~30分钟。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向10L牡蛎蛋白质酶解液中加入100g硅藻土负载植酸的重金属吸附剂(植酸与硅藻土质量比为5:95),调节pH值至8.0,200rpm/min搅拌,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1小时;5000R/MIN离心10分钟,滤弃沉淀。结果如下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1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蛳米粉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肉用野山鸡开口食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