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泥碳源循环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2155.6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晏鹏;郭劲松;陈猷鹏;申渝;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泥 碳源 循环 强化 磷脱氮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污泥碳源循环利用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水进行砂水分离后,将分离出来的污水导入生物除磷脱氮池,使之按照厌氧-缺氧-好氧的方式运行以实现脱氮、除磷以及有机物的去除,通过生物除磷脱氮池曝气系统提供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营养物所需的氧气;将完成生物除磷脱氮的污水通过沉淀完成泥水分离,将处理后的净水排出;将沉淀下来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生物除磷脱氮池的前端形成回流污泥,另一部分则作为剩余污泥;
2)将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中的惰性无机物分离出来,进而形成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底流污泥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溢流污泥;底流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后,使其脱水含水率小于80%后外运;
3)将步骤2)所述的溢流污泥通过强化水解酸化工艺使其中的有机质从固态难降解有机质转化为溶解态的易降解碳源,并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的转化,进而形成碳源回流液;该碳源回流液回流至生物除磷脱氮池的前端;实现污泥碳源的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碳源循环利用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溢流污泥的污泥浓度≥10000mg/L,污泥中有机质含量≥40%;该溢流污泥进行强化水解酸化的时间不少于一天,进行强化水解酸化的反应环境的ORP≤50m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泥碳源循环利用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剩余污泥占沉淀下来的污泥的质量分数为4-10%。
4.基于污泥碳源循环利用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流污水处理系统和侧流污泥碳源循环系统;
所述的主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沉砂池(1)、生物除磷脱氮池(2)和二沉池(3),所述的沉砂池(1)设置有进水管(7),用于将污水引入,该沉砂池通过沉砂池出水管(8)与所述的生物除磷脱氮池(2)连通;所述的生物除磷脱氮池(2)上设置有曝气系统(16),用于曝气,该生物除磷脱氮池(2)通过混合液排放管(9)与所述的二沉池(3)连通;所述的二沉池(3)设置有用于排出处理后净水的出水管(10)、污泥回流管(11)和剩余污泥排放管(12);所述污泥回流管(11)一端与二沉池(3)连通,另一端与生物除磷脱氮池(2)的前端连通,用于将活性污泥回流;所述的剩余污泥排放管(12)一端与二沉池(3)连通,另一端与侧流污泥碳源循环系统连通,用于将污泥排入污泥碳源循环系统;
所述侧流污泥碳源循环系统包括污泥无机物分离器(4)、污泥碳源化池(5)和污泥脱水系统(6);所述的剩余污泥排放管(12)与污泥无机物分离器(4)连通;所述的污泥无机物分离器(4)通过溢流污泥排放管(14)与所述的污泥碳源化池(5)连通,通过底流污泥排放管(13)与所述的污泥脱水系统(6)连通;污泥碳源化池通过污泥碳源回流管(15)与生物除磷脱氮池(2)的前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污泥碳源循环利用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除磷脱氮池(2)为A2/O生化反应池或氧化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污泥碳源循环利用的强化除磷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剩余污泥排放管(12)上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排入侧流污泥碳源循环系统的污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21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漆废水和生活废水综合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