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2880.3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谢沧益;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利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应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通过给玻璃基板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
背光模组一般主要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背光源等。目前,市面上的背光模组的导光板100入光处都是采斜坡设计,如图1所示,这样的产品可以解决一般性的需求,难于最佳地有效产生导光和聚光的效果,从而造成光能量的损失。在同样的配置下,采用该结构导光板100的背光模组亮度最高是12500nits,难于满足人们对高亮度产品的需求以及现今产品大屏幕手机发展的趋势。再者,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产品效果,往往会通过提高背光源的额定电流来拉高产品的亮度,这就不仅容易造成背光模组(手机)高温,还增加功耗,缩短待机时间,特别是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相当多零件已经是高功耗的了,已经没有多余的能量再分配给背光来使用。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导光板100与背光源组装后,背光源的LED灯200与LED灯200之间的导光板100上容易产生暗区300。为了解决这问题,一般都是损失光的能量来克服目视的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以在不增加功耗和发热量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亮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以及入光侧,所述入光侧呈双面结构,其具体包括第一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上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第一层对应所述第二层上的若干缺口设有若干凸起,背光源组件的LED灯对应每两相邻的缺口之间的导光板设置。
所述第一层与第二层均由导光板主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层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二层延伸的长度。
所述缺口呈等腰梯形状。
所述凸起呈矩形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所述背板内的反射片、设于所述反射片上的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上的背光源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所述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以及入光侧,所述入光侧呈双面结构,其具体包括第一层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上设有若干缺口,所述第一层对应所述第二层上的若干缺口设有若干凸起,所述背光源组件的LED灯对应每两相邻的缺口之间的导光板设置。
所述第一层与第二层均由导光板主体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层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二层延伸的长度。
所述缺口呈等腰梯形状。
所述凸起呈矩形状。
所述背光源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焊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若干LED灯以及将所述柔性线路板与导光板相贴合的双面胶,所述双面胶呈梳状,所述双面胶包括:梳体部以及设于所述梳体部上的若干梳齿。
所述若干梳齿等距离分布,所述梳齿远离梳体部端的形状对应所述缺口的形状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导光板,将导光板的入光侧设计成由第一层与第二层构成的双面结构,第二层上设有若干缺口,第一层对应第二层上的若干缺口设有若干凸起,背光源组件的LED灯对应每两相邻的缺口之间的导光板设置,背光源组件发出来的光从这两缺口之间进入导光板是呈现一个面进入,改善了现有技术斜坡式导光板中,光进入导光板时光型是呈现半球型,有利于改善导光板上的暗区,将光能量更有效用地运用以及减少光能量的损耗,在同等条件下,相较于斜坡式导光板,亮度可以提高20%左右;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应用上述的导光板可以很好地提高产品的亮度外,其采用的双面胶呈梳状,梳齿远离梳体部端卡合于导光板第二层上的缺口中,利用该结构可以实现防呆效果,既可以提高装备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保证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产生暗区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利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利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2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