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铝基板的三维叠层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3876.9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3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伟;刘米丰;曹向荣;陈靖;张诚;王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367;H01L21/48;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铝基板 三维 芯片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封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铝基板的三维叠层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带来的挑战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系统度量标准:尺寸、性能和成本。由于消除了一个个单独封装及他们的寄生效应,多芯片模块(Multichip Module,MCM)具有能够获得更小、更轻的系统以及更快的速度的特点,成为最有效益的封装技术之一。
三维叠层芯片封装是解决芯片与芯片、芯片与基板之间的电气互连的有效途径,是多芯片模块在Z方向发展的趋势,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与传统封装技术相比,三维叠层芯片封装在减少多芯片模块体积和重量的同时,还能改善性能、减少信号的延迟、降低噪声和功率损耗。
目前,三维叠层芯片封装的形式主要有裸芯片组装和已封装芯片组装。裸芯片组装能够提供更高的封装密度和更灵活的封装形式,已封装芯片组件工艺过程简单,成本较低。
在封装基板方面,三维叠层基板封装采用的基板常见的有共烧陶瓷基板、有机封装基板、玻璃基板等。共烧陶瓷基板受工艺影响,线间距较大,无法满足高密度基板的需求,散热性较差和收缩率较大影响了其在大功率高频器件封装中的使用;有机封装基板与芯片的CTE失配较大,对湿气较为敏感,影响封装结构的可靠性。玻璃基板面临着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基于已封装芯片组装的三维叠层芯片封装往往采用可伐合金作为芯片的载体,可伐的比重较大,在进一步减少封装体体积和重量方面作用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铝基板的三维叠层芯片的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封装效率和互连密度,有效减小了三维叠层封装芯片封装的体积,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封装体积大、重量重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铝基板的三维叠层芯片的封装结构,其包括:
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功能化铝基板,具有两相对表面,分别为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功能化铝基板设置有埋铝互连层以及通孔;所述埋铝互连层内置于所述功能化铝基板中和/或埋置于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与所述埋铝互连层电连接;
铝基围坝,贴装在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第一表面,且不遮盖所述通孔、露出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所述埋铝互连层的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域;用于保护所述通孔以及所述埋铝互连层与所述芯片之间的电连接,提高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强度,促进芯片的散热;
环氧树脂基体,设置于所述功能化铝基板和所述铝基围坝之间;
侧面金属化互连层,为一面开口的环绕结构;
信号引出层,包括:有机封装基板,I/O引脚,其中:所述有机封装基板位于侧面金属化互连层的开口处,与所述侧面金属化互连层形成密封的环绕结构,所述功能化基板、所述铝基围坝以及所述环氧树脂基体形成的结构体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基板和所述侧面金属化互连层形成的结构内;所述I/O引脚穿过所述有机封装基板和所述环氧树脂基体与所述侧面金属化互连层相连。
较佳地,所述埋铝互连层以及所述芯片上设置有引线键合焊盘,所述芯片与所述埋铝互连层通过引线键合焊盘以及引线键合焊盘之间的引线来实现电连接;所述引线穿过所述通孔。
较佳地,所述埋铝互连层的引线键合焊盘位于所述通孔的边缘;所述芯片的引线键合焊盘位于所述通孔的垂直投影内。这样设置可以尽量减少引线的长度,方便连接。
较佳地,所述引线为金线或铝线。
较佳地,每层所述功能化铝基板上贴装的芯片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封装结构的互连密度,减小封装结构的体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铝基板的三维叠层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1:功能化铝基板的制备:提供一双抛铝基板,所述铝基板具有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进行布线设计,制备内置于所述铝基板的埋铝互连层,所述埋铝互连层的一端露出所述铝基板的第一表面,完成功能化铝基板的制备;
S12:所述功能化铝基板的通孔的制备:在所述功能化铝基板上进行开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38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