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有油气分离结构的发动机缸盖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3910.2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董先瑜;张建操;张应兵;陈园明;颜伟;刘彤;谢有路;邱若友;倪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油气分离 结构 发动机 缸盖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集成有油气分离结构的发动机缸盖护罩。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会有少量气体从气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以及活塞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中,这些窜气会将活塞和气缸壁表面的机油带走,通过进气系统进入燃烧室再次燃烧。但是由于机油不能完全燃烧,会对排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满足排放法规要求,必须将机油从窜气里分离出来。
现有汽油发动机为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均采用闭式的呼吸系统,早期的发动机通风系统采用外置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导致管路复杂,布置臃肿,有悖于发动机集成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集成油气分离结构的缸盖护罩组件一般采用一至三级分离,油气分离的效果基本满足排放法规的需要,但随着排放法规日益严格,急需油气分离效果更好的油气分离器结构来满足排放要求。
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实现机油与窜气分离,目前油气分离技术方案采用闭式三级分离结构,具体为:油气分离器分为进气侧分离室A与排气侧分离室B,两分离室各有三级分离结构。
进气侧分离室包括有缸盖护罩010、挡油板020、第一隔板组011、第一挡板021、第一孔板023、第一齿形撞击板012、PCV阀013、进气侧出气口I、第一回油部022、进气侧进气口IN1、第二回油部024及凹槽029。
排气侧分离室包括有缸盖护罩010、挡油板020、第二隔板组014、第二挡板025、第二孔板027、第二齿形撞击板015、小管016、排气侧进气口IN2、排气侧出气口I I、第三回油部026、第四回油部028。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更高排放限值要求,直接导致整车无法上市销售。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发动机缸盖护罩加独立油气分离器来满足排放标准,这样不仅导致管路复杂,布置臃肿,而且增加的成本过多。
另一方面,现技术的油气分离室技术,当发动机在高速度且高负荷工作状态时,因为曲轴箱的窜气增加,且因为进气歧管与进气侧油气分离室出气口处的压差关系,会有部分窜气需要通过排气侧油气分离室来完成油气分离,提高了排气侧油气分离室的负担,导致发动机在高速度且高负荷情况下的排放标准不能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发动机缸盖护罩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在有限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发动机排气满足现法规的排放限值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集成有油气分离结构的发动机缸盖护罩,在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设置有油气分离室;
所述油气分离室包括位于进气侧的第一油气分离室和位于排气侧的第二油气分离室;
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为四级分离结构;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为四级分离结构。
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包括有第一隔板组、第一挡板、第一挡油板、第一旋风分离板组、第一孔板及第一齿形撞击板;
所述二油气分离室包括有第二隔板组、第二挡板、第二挡油板、第二旋风分离板组、第二孔板及第二齿形撞击板;
所述第一隔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一齿形撞击板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二隔板组的一个侧边、所述第二旋风分离板组的一个侧边及所述第二齿形撞击板的一个侧边均与所述缸盖护罩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一孔板均与所述第一挡油板中与所述缸盖护罩相对的表面连接;
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第二孔板均与所述第二挡油板中与所述缸盖护罩相对的表面连接。
所述第一旋风分离板组及所述第二旋风分离板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至少三个平行设置的曲线板。
所述第一挡油板与所述第二挡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所述第一挡油板上设置有第一回油部和第二回油部;在所述第二挡油板上设置有第三回油部和第四回油部。
所述第一回油部与所述第二回油部位于所述第一挡油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回油部与所述第四回油部位于所述第二挡油板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回油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回油部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三回油部的高度与所述第四回油部的高度不同。
所述第一挡油板及所述第二挡油板均设置有向所述缸盖护罩方向的翻边。
在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凹槽。
在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室所对应的缸盖护罩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安装有PCV阀;所述PCV阀通过管路与进气歧管联通;在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室所对应的缸盖护罩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出气孔通过管路与空气滤清器出气端管路联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3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风力发电及智能照明系统
- 下一篇:油底壳放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