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山有机茶的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94376.7 申请日: 2015-08-13
公开(公告)号: CN105165519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韦明玕;韦德华;韦志新;韦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 韦明玕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C21/00;C05F15/00;C05F17/0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松
地址: 5453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山 有机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山有机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L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高山有机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高山有机茶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将经过冬季冰雪封冻无菌化处理的新茶园表土捣碎整平,茶地行间成外高里低,高度差20厘米;

(2)在茶地行间中间开沟,宽60厘米;

(3)制备有机肥:

A、菌种的培养:将纳豆芽孢杆菌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35-45℃下培养6-8h得到种子液;

B、待发酵物料的准备:称取水稻秸秆10-15kg、玉米秸秆15-20kg、禽畜粪便30-40kg、腐殖酸0.1-0.2kg、甘蔗皮3-5kg,粉碎后混合均匀;

C、发酵: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按照待发酵物料重量的1%均匀喷洒到待发酵物料中,混合均匀,在35-40℃培养28-35天,发酵结束得成品;

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天门冬氨酸3-6%,赖氨酸2-5%,葡萄糖2-5%,其余为水;

(4)在沟中施入有机肥,每亩施入150-200kg有机肥,施足有机肥并覆盖土平沟后,在沟面上种上茶苗,标准为双行双株,间距为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压实、定期喷水、除草,观察长势及防治病虫害。

本发明采用外高里低的方式种植,有利于保水、防止土肥流失;使用的有机肥能够满足有机茶生长需要,一年内不需要补施肥料,有机茶生长旺盛,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高山有机茶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1)将经过冬季冰雪封冻无菌化处理的新茶园表土捣碎整平,茶地行间成外高里低,高度差20厘米;

(2)在茶地行间中间开沟,宽60厘米;

(3)制备有机肥:

A、菌种的培养:将纳豆芽孢杆菌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40℃下培养7h得到种子液;

B、待发酵物料的准备:称取水稻秸秆12kg、玉米秸秆18kg、禽畜粪便35kg、腐殖酸0.15kg、甘蔗皮4kg,粉碎后混合均匀;

C、发酵: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按照待发酵物料重量的1%均匀喷洒到待发酵物料中,混合均匀,在38℃培养30天,发酵结束得成品;

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天门冬氨酸5%,赖氨酸4%,葡萄糖3%,其余为水;

(4)在沟中施入有机肥,每亩施入150-200kg有机肥,施足有机肥并覆盖土平沟后,在沟面上种上茶苗,标准为双行双株,间距为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压实、定期喷水、除草,观察长势及防治病虫害。

本发明采用外高里低的方式种植,有利于保水、防止土肥流失;使用的有机肥能够满足有机茶生长需要,一年内不需要补施肥料,有机茶生长旺盛,产量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制备有机肥:

A、菌种的培养:将纳豆芽孢杆菌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35℃下培养8h得到种子液;

B、待发酵物料的准备:称取水稻秸秆10kg、玉米秸秆20kg、禽畜粪便40kg、腐殖酸0.1kg、甘蔗皮5kg,粉碎后混合均匀;

C、发酵:将培养好的种子液按照待发酵物料重量的1%均匀喷洒到待发酵物料中,混合均匀,在35℃培养35天,发酵结束得成品;

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为:天门冬氨酸6%,赖氨酸2%,葡萄糖2%,其余为水。

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3),制备有机肥:

A、菌种的培养:将纳豆芽孢杆菌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45℃下培养6h得到种子液;

B、待发酵物料的准备:称取水稻秸秆15kg、玉米秸秆15kg、禽畜粪便30kg、腐殖酸0.2kg、甘蔗皮3kg,粉碎后混合均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明玕,未经韦明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4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