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肢运动康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4629.0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胡飞;容汉华;秦臻;彭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运动 康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依靠外力推动的下肢运动康复仪。
背景技术
因突发疾病导致下肢瘫痪的老人、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因意外受伤而暂时下肢存在障碍的人群都需要进行腿部康复训练以便修复腿部运动能力。目前,有独立的腿部训练仪器,有的比较专业,但是需要搀扶伤残人士过去使用,移动过程容易受力过重而导致二次伤害。另外也有床板可以弯折的康复床,通过康复床的床板弯折推动腿部作屈伸运动,但是康复床的结构复杂,床板平整无法很好地承托腿部,床板无法伸缩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士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托住腿部进行外力推动康复治疗的微型结构简单的下肢运动康复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运动康复仪,其包括T型的底座、与底座尾端固定连接并向后侧斜上方延伸的扶手架、安装于扶手架尾部的扶手、分别安装于底座两侧部的两个下肢屈伸装置,所述下肢屈伸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侧部的推拉杆、通过斜撑与推拉杆的输出端铰接的前托架、与前托架的后端部铰接的后托架、与后托架的后端部铰接并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前托架的中部设有弧形的前托板,所述后托架的中部设有弧形的后托板。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托架包括并排设置的具有伸缩节的前托杆,前托板两侧具有套住前托杆的杆套,所述斜撑是两端均与前托板或前托杆固定连接U型支架。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竖杆、横杆、纵杆,所述竖杆的端部与后托架铰接,所述纵杆可轴向调节地锁紧连接于所述底座。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托架的前端连接有脚托。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上侧面处设有中部支架,下肢运动康复仪还包括拆下所述下肢屈伸装置后安装于中部支架的旋转脚踏装置,所述旋转脚踏装置包括安装于中部支架的可旋转的第一曲柄、安装于第一曲柄两端的脚踏板、安装于中部支架的双向转轴电机,双向转轴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曲柄中部连接并驱动第一曲柄双向旋转。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脚踏板设有固定使用者脚部的脚套。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架的尾端部铰接有第二曲柄,所述扶手铰接于第二曲柄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下肢运动康复仪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扶手架设有触发开关,该触发开关位于第二曲柄内侧的旋转触发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弧形的前托板和后托板可以更稳定的托住腿部,前托架和后托架分别托住腿部的小腿和大腿,通过推拉杆进行外力推动使两端铰接的前托架和后托架的中部连接位置向上顶起,前托架前端后退,从而使得大腿和小腿在膝盖处弯折而产生屈伸运动,达到腿部康复治疗的目的,该仪器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微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下肢运动康复仪实施例的无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肢运动康复仪实施例中下肢屈伸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肢运动康复仪实施例的带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肢运动康复仪实施例带有旋转脚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4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磁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正交偏振的高反光金属表面视觉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