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复合气瓶用无焊缝铝合金内衬收口旋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4773.4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阴中炜;韩冬峰;张行健;张绪虎;王勇;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4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复合 气瓶用无 焊缝 铝合金 内衬 收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用复合材料气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直径柱形复合材料气瓶用无焊缝铝合金内衬收口旋压成形及过程缺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用复合材料气瓶由金属内衬和外层复合材料缠绕层组成,无焊缝金属内衬重量要求苛刻(选用轻质高性能铝合金),且容积大、直径大,尺寸精度要求高、收口旋压后内表面要求无褶皱、裂纹等缺陷,对收口旋压工艺要求大大提高。目前,国外已掌握了高精度无缝铝合金内衬收口旋压技术,美国结构复合材料工业公司早在1986年采用旋压工艺制备出了厚度为2.44mm无缝铝内衬,2011年旋压无缝铝内衬厚度可达0.8mm,直径范围为70~500mm量级(于斌等,国内外空问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压力容器,2012,29(3),30-41),采用单组椭球形曲线进行收口旋压;国内,目前已公开的民用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的大直径(范围一般为300~400mm量级)无焊缝铝合金内衬制造工艺是利用数控收口旋压设备,多选用单组多道次正旋、反旋或正反旋结合的椭球形曲线工艺轨迹(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10295347.5;中国专利,CN:11-1942/TG;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10224138.1)。针对大直径铝合金内衬收口旋压,其筒形管坯壁厚一般为6~10mm,收口旋压变形大的特点,单组曲线收口旋压后管嘴部位易被旋薄或增厚不明显,管嘴车加工厚度余量不足而易导致产品报废;此外,单组曲线收口时管嘴根部R角处增厚余量不足,复合气瓶金属内衬管嘴根部R角处为应力集中处,且气瓶外层复合材料对R角处没有轴向承力作用,R角处增厚效果不明显易导致复合材料气瓶在水压自紧、疲劳或爆破试验时R角处发生泄漏;另外,目前采用的收口旋压工艺使内衬封头内表面(特别是R角附近区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褶皱、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可能致使后续复合材料气瓶在水压自紧、疲劳和爆破试验发生泄漏,成为裂纹起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直径复合气瓶用无焊缝铝合金内衬收口旋压方法,采用三组多道次正旋组合工艺进行铝合金管材收口旋压,使内衬管嘴部位及R角处明显增厚,旋压后封头、管嘴尺寸满足加工要求。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同时通过旋压前对管坯退火处理、旋压后对内衬R角附近内表面利用特制工装打磨,控制了管嘴R附近内表面的褶皱、裂纹等缺陷风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大直径复合气瓶用无焊缝铝合金内衬收口旋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铝合金筒形管材坯料即管坯装卡于数控收口旋压设备上,并伸出装卡端面一定长度待收口旋压,待旋管坯圆度跳动控制<0.5mm;
步骤(二)、预热管坯内、外表面至180-220℃;
步骤(三)、旋压筒形管坯至小管嘴、椭球形封头的预设形状;旋压过程中依次进行三组正旋,分别为“斜线拉锥”、“圆弧封底”及“椭球收口”;其中,第一组“斜线拉锥”中第一道次是从管坯起旋位置开始,沿斜向下方约3-5°角度的直线旋压,至旋出管坯端面停止,后续道次直线旋压的角度依次均匀增大,管坯端面最终旋压成圆锥形,口部直径为50~60mm;第二组“圆弧封底”是从圆锥口部边缘处起旋,沿圆弧轨迹旋压将圆锥形口部完全封闭,再经过后续道次沿轴向圆弧旋压,将管坯由圆锥形旋至椭球形;第三组“椭球收口”中第一道次从管坯起旋位置开始,沿椭圆轨迹向预设管嘴方向旋压,至管嘴位置停止,后续道次中椭圆轨迹短半轴长度依次均匀减小,旋压出满足加工要求的管嘴长度及椭球封头尺寸结束;
步骤(四)、在管嘴根部增加垂直管嘴的旋压,在保证管嘴不失稳下,旋压至管嘴根部,并在管嘴根部的椭球面上旋出一个平台;
步骤(五)、将铝合金管材从数控收口旋压设备上卸下,掉转铝合金管材对未成形端重复步骤(一)~(四)。
在步骤(五)后增加步骤(六)、在内衬旋压件两端管嘴的中心位置打孔,其直径小于图纸管嘴内径,利用管嘴R角内表面打磨工装伸入管嘴孔,分别对两端管嘴R角内表面打磨20~30min。
所述的管嘴R角内表面打磨工装为直径小于管嘴孔的杆件,杆件一端固定条状打磨沙带,沙粒面朝杆件方向安装,另一端与气动风砂轮手柄相连。
所述步骤(一)中铝合金管坯为退火状态,制度为330~370℃,1~3h,空冷。
所述步骤(一)中装卡长度值为数控收口旋压设备的旋轮与装卡面之间最小安全距离和管坯旋压长度相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4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毂齿套轴向定位装置
- 下一篇:金属框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