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7372.4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开春;胡皓;梁继民;聂勇战;殷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7;A61B1/05;A61B1/0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模态 消化 系统 | ||
1.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入人体腔道采集影像信息的内镜模块(1),所述内镜模块(1)包括镜管(11)和安装在镜管(11)前端的内镜探头(13),所述内镜探头(13)内设置有照明光纤(15),内镜探头(13)在轴向上还开设有若干通道,分别用于安装契伦科夫内镜的传像光纤束(31)和激光共聚焦内镜的传像光纤束(33),以及白光电子内镜系统(35),内镜探头(13)在轴向上还开设有一用于喷水清洗镜头的水道(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电子内镜系统(35)包括设置在内镜探头(13)端面的图像传感耦合镜头和用于传输信号的视频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耦合镜头由微型光学镜头和微型图像传感器CCD摄像机构成,用于进行图像拍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共聚焦内镜的传像光纤束(33)可拆卸的设置于内镜探头(13)的通道中,此通道取出激光共聚焦内镜后作为工作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契伦科夫内镜传像光纤束、激光共聚焦内镜传像光纤束以及白光电子内镜系统安装于内镜探头的不同通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探头(13)前端面上安装有镜头盖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管(11)后端连接有用于处理信号的外部模块,所述外部模块连接至计算机(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模块包括:完成电子内镜探头所采集到的视频信号的模数转换与输出处理的白光电子内镜模块(12)、完成激光扫描控制和共聚焦光信号采集的激光共聚焦内镜模块(16)和完成契伦科夫荧光信号采集的契伦科夫荧光内镜模块(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电子内镜模块包括视频处理系统(121)和照明光源(122),照明光源(122)采用LED,照明光源(122)通过照明光纤(15)为白光电子内镜提供照明,设置于内镜探头(11)前端的图像传感耦合镜头拍摄到的视频信号经过导线传输到视频处理系统处理后传给计算机;
激光共聚焦内镜模块包括光电探测器(168)、激光器(161)、二向色镜(163)、X向扫描振镜(164)、Y向扫描振镜(165)、滤波片(166)、针孔和设置在内窥探头(13)中高耦合效率的耦合透镜和位置可调的物镜,激光器(161)提供照明光源,经过光源针孔(162)获得点光源被二向色镜(163)反射进入扫描光路,计算机控制高精度的X和Y两个方向上的X向扫描振镜(164)和Y向扫描振镜(165)实现激发光导入传像光纤在成像焦平面上快速逐点扫描,成像平面上的反射光经过同样的光路通过二向色镜(163)和滤波片(166)后,最终只有荧光信号被探测针孔(167)汇聚于光电探测器(168)上;
所述契伦科夫荧光内镜模块包括光电信号采集设备(141)、契伦科夫传像光纤束(142)、耦合镜头(143)和成像暗箱,契伦科夫内镜模块完成核素所发出的契伦科夫荧光图像的采集,核素高吸收的肿瘤组织所发出的契伦科夫荧光信号经由契伦科夫传像光纤束(142),经过耦合镜头(143),投射于高灵敏度CCD相机(141)上,所采集的契伦科夫荧光图像经过视频数据线传输到视频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共聚焦内镜为探头式激光共聚焦内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73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