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瓶内胆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97641.7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方庆海;范益军;单柏峰;邰士祥;王昌磊;田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13 | 分类号: | C03B23/13;C03B23/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9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瓶 内胆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瓶加工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加工玻璃瓶内胆部分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药用玻璃瓶都是根据需要包装的药物的量来确定包装玻璃瓶的大小,包装等量的药物,在满足包装容量的前提下,选用容量较小的玻璃瓶进行包装则意味着药物与玻璃瓶内壁的接触面积就越小,这样药物药性受玻璃瓶理化性能的影响就越小,保质期就越长,同时药物使用时残留在玻璃瓶内壁上的量就越少,药物治疗疗效就越好,但选用不同大小的玻璃瓶则需要对药品灌装线进行调整,这对药物的灌装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这种生产难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内胆的玻璃瓶,根据实用新型专利CN 202314329 U公开的内胆瓶包括:柱形的外瓶,在外瓶内设有一个玻璃内胆,外瓶和内胆共用一个瓶颈和一个瓶口,内胆的底部呈圆锥形。这种内胆瓶中外瓶的作用是保持在灌装线上有一致的尺寸,而采用不同尺寸的内胆来包装不同量的药物,这样便无需改变灌装线而灌装不同剂量的药物。从结构上讲这是一种良好的技术方案,而在实际的生产中,如何大规模生产出具有这种结构内胆瓶则成为了非常现实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制内胆并实施制颈,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内胆瓶的制造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瓶内胆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
利用加热喷嘴对玻璃管加热段进行径向加热;
与玻璃管同轴且处于其正下方的内胆模芯迅速顶升至玻璃管下端面以上位置,然后迅速下降收回内胆模芯,在玻璃管内部形成内胆空腔和内胆;
玻璃管内形成内胆后,通过径向加热喷嘴和斜向加热喷嘴分别对玻璃管加热段进行径向和轴向加热;
瓶口模芯轴向上升至玻璃管下端面以上的位置,制颈滚轮径向挤压玻璃管下端,在制颈滚轮、玻璃管、瓶口模芯的自转及相对转动下,制颈滚轮的过渡面、制颈面、制口面分别完成玻璃瓶瓶身和瓶颈过渡段、瓶颈和瓶口的加工工序。
在对玻璃管进行径向加热之前,还包括对玻璃管的预热处理工艺,其工艺为:将玻璃管夹持在制瓶机上,制瓶机带动玻璃管间歇转动的同时,玻璃管在夹持机构的带动下不停的自转,进行预热。
所述的玻璃管加热段径向加热温度至1280-1320℃。
所述的内胆厚度在0.8-1mm。
所述的径向加热喷嘴和斜向加热喷嘴分别对玻璃管加热段加热至温度为1050—1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工艺在现有普通管制玻璃瓶制造的基础上,实现内胆瓶的批量生产,且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合格率很高。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玻璃管制内胆开始预热示意图;
图2为玻璃管制内胆加热示意图;
图3为内胆模芯作用玻璃管制内胆示意图;
图4为玻璃管制颈示意图;
图5为玻璃管制口示意图;
图6为内胆瓶成型倒置示意图;
图7为内胆瓶成型示意图。
附图标号:1-玻璃管;11-玻璃管加热段;12-玻璃管下端面;2-加热喷嘴;3-内胆模芯;4-内胆空腔;5-径向加热喷嘴;6-斜向加热喷嘴;7-瓶口模芯;8-制颈滚轮;81-过渡面;82-制颈面;83-制口面;9-内胆;10-内胆玻璃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普通药用玻璃瓶的生产工艺(插管——定长——预热——制颈——制底——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制内胆并实施制颈,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内胆瓶的制造加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7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水气低变串饱和塔等温CO变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