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8285.0 | 申请日: | 2015-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江爱民;张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林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8 | 分类号: | B22D17/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6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机 整体 式熔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压铸行业500吨以上压铸机的压射室均是分体式,即时熔杯和浇口套的配合连接是分开的,在压铸过程中压射头需在熔杯和浇口套之间运动,这需分体式熔杯和浇口套配合尺寸必须非常好,造成上模调试同轴度的难度。
目前国内技术水平还未达到,同轴度不好容易造成对压射头和熔杯造成极大损坏,同时对压铸产品造成很大的不稳定性因素,分体式熔杯具体缺陷如下:
1、压铸生产成本高:分体式熔杯在压铸过程中压射头运动需在浇口套和熔杯之间来回运动,这样会造成压射头耗量偏大,同时压射室磨损很快;
2、压铸产品的稳定性不高:由于分体式熔杯同轴度不好,上模调试难,在压射过程中经常会带有少量空气,造成产品废品率高;
3、生产效率不高:由于分体式熔杯在上下模具上费时费力,必须将熔杯调至浇口套止口内,动定模调试难。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可以有效的降低压铸成本,提高压铸产品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由左筒体段和右筒体段一体成型构成,左筒体段外径大于右筒体段外径,左筒体段和右筒体段连接处设有逐渐变细的阶梯台,右筒体段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右端的右筒体段上开设有与筒体内孔相连通的通孔。
所述的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孔左端不倒角,右端设有倒角,一般长度2~5mm,与水平面夹角25~45°。
所述的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的右端的右筒体段外径与环形凹槽的槽底外径相同。
所述的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为扇形孔,扇形孔由筒体内壁向外壁逐渐扩大,扇形孔中心角为45°~65°,宽度一般为60~90mm。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降低了压铸生产成本,整体熔杯后压射头在整体熔杯内运动,不需在浇口套内运动;
2、压铸产品的稳定性高,整体式熔杯压射过程中压射头不需经过浇口套,不会造成卷气现象;
3、生产效率高,整体熔杯定模直接套在熔杯上,调试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压铸机的整体式熔杯,包括筒体1,筒体1由左筒体段和右筒体段一体成型构成,左筒体段外径大于右筒体段外径,左筒体段和右筒体段连接处设有逐渐变细的阶梯台2,阶梯台3作为压铸机模板套装后的轴向限位结构,右筒体段中部设有环形凹槽3,环形凹槽3的右端的右筒体段上开设有与筒体内孔相连通的通孔4。
筒体1内孔左端不允许倒角,左端与模具浇口套端口相对接,右端设有倒角5,长度2~5mm,与水平面夹角25~45°。
环形凹槽3的右端的右筒体段外径与环形凹槽3的槽底外径相同,环形凹槽3处沿着轴向套装压铸机模板。
通孔4为扇形孔,扇形孔由筒体内壁向外壁逐渐扩大,扇形孔中心角为45°~65°,宽度一般为60~9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林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林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8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钢包智能揭盖机
- 下一篇:一种板坯连铸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