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窝式中药保健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8900.8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王林;李忠臣;江小华;王原;姚桂艳;郭爱军;薛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窝式 中药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保健枕,特别是一种耳窝式中药保健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健枕,只是在枕体中央制作出放置头部的凹陷区域,枕体的两侧构成颈枕,放置脖颈。在使用者翻身侧卧时,耳朵会挤压在头与枕体之间,长时间挤压,会造成耳朵充血等不良症状,对使用者存在健康危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治疗颈椎疾病的同时,能让耳朵有充分自由度的耳窝式中药保健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窝式中药保健枕,包括构成枕体的枕套和内部填充物,枕套上设置有隐形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中央部位为头枕区域,该头枕区域设置有头枕缝制线;所述枕体的上下两侧边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颈窝;所述的头枕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耳窝。
作为优选:头枕缝制线沿枕体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头枕缝制线至少为2条。头枕缝制线的长度占枕体总宽度的1/3。头枕缝制线的两端为多层往返式走线形式。
作为优选:耳窝由半圆形的耳窝缝制线缝合而成,耳窝缝制线的两自由端分别为多层往返式走线形式。两组耳窝分别置于头枕区域的两侧,每组耳窝为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形缝制线区域;每组耳窝的组合长度为枕体宽度的1/2。
作为优选:耳窝缝制线和头枕缝制线中,上下两层枕套缝合为一体。枕体整体高度为4-10cm;头枕区域高度为3-6cm。头枕区域和耳窝区域分别为内凹的槽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耳窝式中药保健枕,在具备中药保健枕治疗颈椎和失眠效果的同时,给使用者的耳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自由空间,提高耳朵的自由度,防止在保健枕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侧卧,导致耳朵被压迫所造成的充血等不良反应,减少治疗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4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5为图1的C-C向视图。
图中:耳窝1,耳窝缝制线2,头枕缝制线3,颈窝4,枕体5,隐形拉链6,耳窝外侧枕体7,耳窝里侧枕体8,耳窝中部枕体9,颈窝枕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参见附图1-5,本发明所公开的是一种带有耳窝的中药保健枕。它包括耳窝1、耳窝缝制线2、头枕缝制线3、颈窝4、枕体5、隐形拉链6、耳窝外侧枕体7、耳窝里侧枕体8、耳窝中部枕体9、颈窝枕体10。
其中枕套和内部填充物构成枕体,内部填充物可以是散状的中药或棉,也可以是带有外包装袋的中药袋等,优选为散状中药或决明子等。枕套上设置有隐形拉链。整个枕体包括中央部位为头枕区域和位于头枕区域两侧的耳窝区域。头枕区域设置有头枕缝制线,该头枕区域枕套内填充散装中药或决明子或荞麦皮。头枕缝制线沿枕体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头枕缝制线至少为2条,本实施例中有三条头枕缝制线。头枕缝制线的长度占枕体总宽度的1/3。头枕缝制线的两端为多层往返式走线形式,防止脱线。相邻头枕缝制线之间的枕体构成头枕枕体,由于头枕缝制线间隔较小,故整个头枕区域为内凹的槽体。
枕体的上下两侧边设置有内凹的圆弧面颈窝。颈窝为圆弧状结构,方便使用者防止脖颈和肩膀。
头枕区域的两侧分别为耳窝区域,耳窝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一组耳窝。耳窝由半圆形的耳窝缝制线缝合而成,耳窝缝制线的两自由端分别为多层往返式走线形式。每组耳窝为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形缝制线区域;每组耳窝的组合长度为枕体宽度的1/2。耳窝缝制线可将耳窝区域分为耳窝外侧枕体、耳窝中部枕体和耳窝里侧整体,耳窝外侧枕体和耳窝里侧枕体分别是沿枕体长度方向位于耳窝两侧的枕体,耳窝中部枕体是两个耳窝缝制线相对区域内的枕体。作为优选,耳窝中部枕体和耳窝外侧整体的高度高于耳窝里侧枕体的高度,耳窝里侧枕体的里侧为头枕区域的缝制线。
耳窝区域和头枕区域的上下两侧枕体构成颈窝枕体。
作为优选:耳窝缝制线和头枕缝制线中,上下两层枕套缝合为一体。枕体整体高度为4-10cm;头枕区域高度为3-6cm。头枕区域和耳窝区域分别为内凹的槽体结构。耳窝区域和头枕区域的四周的高低过渡面均为幻化过渡面。
耳窝的位置分别置于头枕缝制线上下两端的颈窝枕体上,当使用者仰卧时,头部枕于头枕区域,脖颈置于颈窝枕体上;当使用者侧卧时,头部枕于耳窝中部枕体上,耳朵置于耳窝内,脖颈置于颈窝枕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未经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8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