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幕墙转角立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9177.5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3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飞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墙 转角 立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窗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转角立柱。
背景技术
幕墙产业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已是世界上幕墙年产量最高的国家。由于幕墙的美观性,且其能通过标准化生产达到很高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有效的缩短工程工期,在高层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越来越向人性化、高档、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因此建筑幕墙也必然向着高新技术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才能满足市场对建筑幕墙多功能的需求。
然而,现有的玻璃幕墙的明框转角位置可开启窗的设计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对于相互垂直的第一和第二玻璃的固定、拆装以及密封性有较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幕墙转角立柱,有效固定相互垂直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易于拆装,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墙转角立柱,包括立柱和与立柱形状相匹配的立柱套芯,所述立柱为五边形结构,包括第一长边、第二长边、第一短边、第二短边和斜边;所述第一短边通过连接卡条与第一扣座相接,所述第一扣座外侧设置第一扣盖;所述第二短边通过连接卡条与第二扣座相接,所述第二扣座外侧设置第二扣盖;所述第一短边和第一扣座之间安装第一玻璃,所述第二短边和第二扣座之间安装第二玻璃;所述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之间设置封边,所述封边与第一扣盖之间设置第一密封胶,所述封边与第二扣盖之间设置第二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立柱、第一扣盖、封边和第二扣盖四个部件围成正方形结构,每一部件占据一个直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长边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长边和第一短边垂直连接,所述第二长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长边和第二短边垂直连接,所述斜边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短边和第二短边,所述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短边和第二短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短边的长度为第一长边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一短边上设置第一延伸座,所述第一延伸座和第一扣座的一侧分别设置卡槽,所述第一延伸座和第一扣座的卡槽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卡条与第一延伸座和第一扣座之间为嵌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短边上设置第二延伸座,所述第二延伸座和第二扣座的一侧分别设置卡槽,所述第二延伸座和第二扣座的卡槽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卡条与第二延伸座和第二扣座之间为嵌合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立柱与扣座嵌合的方式将玻璃进行固定,简单方便、稳固且易于拆装;通过扣盖和封边的设置,使得幕墙的外观统一美观封边与扣盖之间的密封胶的设置有效提高幕墙的气密性,降低热传导,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立柱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2-立柱套芯,3-第一扣座,4-第一扣盖,5-封边,6-第二扣座,7-第二扣盖,8-第二密封胶,9-第一密封胶,10-第一玻璃,11-第二玻璃,12-连接卡条,13-第一延伸座,14-第二延伸座,1a-第一长边,1b-第二长边,1c-第一短边,1d-第二短边,1e-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为示例性说明,并未按照严格比例绘制,而且其中可能有为描述便利而进行的局部放大、缩小,对于公知部分结构亦可能有一定缺省;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见图1、2,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墙转角立柱,包括立柱1和与立柱形状相匹配的立柱套芯2,立柱1为五边形结构,包括第一长边1a、第二长边1b、第一短边1c、第二短边1d和斜边1e。第一长边1a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长边1b和第一短边1c垂直连接,第二长边1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长边1a和第二短边1d垂直连接,斜边1e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短边1c和第二短边1d。第一长边1a和第二长边1b的长度相等,第一短边1c和第二短边1d的长度相等,第一短边1c的长度为第一长边1a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飞,未经张洪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9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背电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