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胃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9208.7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秀婷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K9/28;A61P1/04;A61K33/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胃 片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剂领域,更具体地指出,本发明涉及一种养胃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属中医学中的胃脘痛及胃痞范畴。现代人由于生活紧张、工作压力过大、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慢性胃炎早已成都市病,男女老少均可罹患,而且病程长,易复发。本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对健康影响甚大,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疗法,因此主要为症状性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因病理给予用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然而,单纯以西药根除HP的疗法价格比较昂贵,副作用大且时间较长,甚至需终生服药,令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中医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本病时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体现了中医整体调治的特点,患者症状都获得明显改善,并能提高抗HP有效率,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减少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治疗本病疗效较佳。
目前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包括以下几项,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其它细菌病毒感染、不良的生活方式、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宿主的遗传因素、胃粘膜微循环的改变、血管活性因子的改变、粘膜营养因子缺乏、维生素缺乏等。由于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不论传统的治疗,还是新发的药物,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尤其是重度萎缩性胃炎,是否能完全逆转尚不能定论,且至今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尚无统一方案可循。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uperficialGastritis,CSG)是一种慢性胃粘膜的浅表性炎症。临床上,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是CSG,80~90%的CSG病人均需接受胃镜检查。另一方面,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日渐增高。同时,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HP感染后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再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最后导致胃癌的发生。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活检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局限在胃小凹和粘膜的固有层表面,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是主要的炎性细胞,而腺体完整无损。HP感染时主要是活动性炎症,当中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若失于治疗或不注意生活调适,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极易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甚至恶变为胃癌,后果严重。本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粘膜屏障破坏、自身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液返流等有关。目前治疗这一疾病的药物虽多,但疗效不尽人意。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改善本病症状,又能使已经损害的胃粘膜得到修复的有效治疗药物,是当务之急。西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一定疗效;而中医药以其独具特色的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祖国医学认为长期饮食不节、七情刺激、感受外邪及劳倦内伤,皆可使脾胃纳化失调,气血、津液、水谷运化障碍,或肝胃不和,或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或胃络瘀血,或脾胃湿热,终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临床上出现胃脘疼痛,嗳气腹胀,嘈杂泛酸,纳呆食少等症。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常见的有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宏观症状与微观检查指标,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拟定专方治疗本病,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广大医患所接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本病患者往往出现脾胃虚弱、胃气郁滞、湿阻中焦、胃络瘀阻等临床见症。脾胃虚弱,则气血无以化生,五脏六腑失去濡养;胃气郁滞,则中州升降失调,五脏六腑气机不利;湿阻中焦则气化迟滞,五脏六腑运化乏力;胃络瘀阻,则气血失和,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导师采用健脾除湿、理气活血法为原则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以补脾胃、助运化、复升降、调气血,加强胃动力、促进胃粘膜血液循环,从而恢复脾胃的正常腐熟和消化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胃片剂及其制备方法。养胃片剂主要选用了地榆叶、杨树花、肿节风、沙枣花、鱼香草、老鼠刺、岗梅叶、山银柴胡、土三七、百药煎、金精石、枣树根、大风药叶、红背叶、刺榆皮、双色龙胆、杜仲、天仙果、白石榴花、山薄荷等,使用先进的提取制备工艺生产,养胃片剂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一种养胃片剂,具体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秀婷,未经高秀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9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