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EMS一体化IMU温度补偿改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9372.8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长峰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行区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ems 一体化 imu 温度 补偿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MEMS一体化IMU温度补偿改进方法,适用于惯性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微机电加工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就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微型传感器已经对大量不同应用领域,如航空、远距离探测、医疗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信号探测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低精度MEMS惯性传感器作为消费电子类产品主要用于手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无线鼠标、数码相机、PD、硬盘保护、智能玩具、计步器、防盗系统、GPS导航等便携式。由于具有加速度测量、倾斜测量、振动测量甚至转动测量等基本测量功能,有待挖掘的消费电子应用会不断出现。
中级MEMS惯性传感器作为工业级及汽车级产品,则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或ESC)GPS辅助导航系统,汽车安全气囊、车辆姿态测量、精密农业、工业自动化、大型医疗设备、机器人、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
高精度的MEMS惯性传感器作为军用级以及宇航级产品,主要要求高精度、全温区、抗冲击等指数。主要用于通讯卫星无线、导弹导引头、光学瞄准系统等稳定性应用;飞机/导弹飞行控制、姿态控制、偏航阻尼等控制应用、以及中程导弹制导、惯性GPS导航等制导应用、远程飞行器船舶仪器、战场机器人等。
过去三年,全球MEMS惯性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正向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消费电子类应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需求迅速提高,引来制造商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单价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工业级和军用级应用精度不断提高,单价上升很快。
现有低端陀螺,其静态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以温度建立索引表(即翻滚法,如美国霍尼维尔Honeywell公司,美国Crossbow公司等),主要考虑了不同温度工作时,温度对陀螺零漂、陀螺比例因子、陀螺安装误差的影响。
然而,影响陀螺静态模型的温度还有很多,主要有:起始工作(即开机)、起始温度、温度变化、温度梯度、温变速率、转动速率、转动方向等因素。低精度MEMS陀螺的精度同样受温度、温度梯度等的影响,也有着较明显的非线性,并存在着与g有关项。如何针对MEMS陀螺,建立起更精确的模型,进一步做多因素方差分析,剔除噪声影响和次要因素,对陀螺静态模型进行更准确的描述,有助于系统信息融合性能的提高。
总体来说,温度对MEMS器件的影响巨大。如果能有效地使用温度补偿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MEMS陀螺仪的精度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MS一体化IMU温度补偿改进方法,使用MEMS器件内部温度传感器,对MEMS陀螺仪的振动进行补偿,同时将滤波后的温度输出,用于IMU的部件级补偿。为了减小温度对MEMS陀螺振动频率的影响,采用内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由于温度变化会增加补偿噪声,本发明为了减小温度变化对补偿效果的影响,对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进行滤波,使用平稳的温度数据进行建模补偿。同时,将滤波后的温度数据输出,使用同一个温度对陀螺仪和IMU进行温度补偿,增强了MEMS陀螺和IMU部件补偿的一致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多种MEMS传感器应用领域。
2、没有增加额外硬件,使用MEMS器件内部自带的温度传感器获取数据,实现了数据复用和共享。
3、利用MEMS器件内部自带的处理器进行温度数据滤波,充分利用FPGA的并行计算能力,没有明显增加系统运算负担。
4、MEMS陀螺仪和MEMSIMU使用同一个温度源进行温度补偿,实现了温度补偿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技术创新性包括如下几点。
1、完成高精度MEMS陀螺仪的原型开发,定型产品生产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航空市场。
2、采用两级温度补偿方法降低MEMS陀螺仪的温漂,解决陀螺仪应用中作重要的全温工作问题。
3、使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陀螺数据进行分析,建立MEMS陀螺仪误差模型,为MEMS陀螺的应用提供数学支撑。
4、开发一体化标定算法,提高陀螺仪标定效率,保证陀螺仪能够量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长峰,未经宋长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99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