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0338.8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9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秦赤;杨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23F3/34;A61P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269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莓 降糖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通常称为越橘果,是目前世界上的最古老的水果之一,据估算大概在13,000年前在地球上就已经有它的身影了。其营养价值远高于其他水果,堪称“世界浆果之王”,是近几年世界发展最为迅速水果品种,风靡欧美。蓝莓是果蔬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水果,花青素主要有抗视力退化、降血压、延缓衰老、抗癌、提高记忆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降血脂等作用。
蓝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作为一种健康的时代水果,蓝莓的发展和价值正不断地被人们重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蓝莓的用途和功效将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为人类的健康添一笔蓝色的风采。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报道称,中国大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例如上海10%)已经超过美国(6.3%)。未来20年,中国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到广大农村大规模蔓延。如果不进行预防,2025年整个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
蓝莓果实中含0.41g/100g果胶,果胶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调节餐后血糖,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清除体内未消化乳糜脂肪、胆固醇和重金属,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便秘、超重和肥胖等多种现代“文明病”。
西医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但长期使用需逐渐加量,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不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首先记载消渴病名,并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内热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以后诸多医家对消渴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临床分类均做了较详尽论述,对今天的临床辨证治疗,仍有一定指导意义。中药作用温和持久,较少出现毒副反应,中医药辨证灵活、因人制宜、整体调节,双向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多靶点、多途径、多水平作用,对于改善相关指标(血脂、血黏度、微循环、抗氧化等)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中医的诸多治疗方法中,中药药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中药药茶又称茶剂,即将中草药(单味或复方)配有茶叶或不配有茶叶的药物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在应用时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代茶饮而起到治疗疾病或保健养生的作用。把中药传统的药剂疗法改革成冲泡饮食疗法,可达到既方便又能保证药效的目的。
本申请的申请人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充分利用蓝莓和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优势,制成降糖药茶饮料,既保留了中药复方的特有疗效,克服了其它剂型的弊端,又充分发挥了蓝莓的营养保健功效,成人儿童均乐于接受,非常适于长期口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莓降糖茶,充分利用蓝莓和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优势,制成降糖药茶饮料,既保留了中药复方的特有疗效,克服了其它剂型的弊端,又充分发挥了蓝莓的营养保健功效,成人儿童均乐于接受,非常适于长期口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莓降糖茶,其原料包括蓝莓果、蓝莓叶、枸杞子、葛根、刺五加、槲寄生、肉豆蔻、黄柏、山麦冬、黄精、草独活、荞麦、胃友、黄龙藤、红芪、芡实、苦地丁、毛大丁草和羌活。
其中,所述蓝莓降糖茶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分别为蓝莓果50重量份~60重量份、蓝莓叶35重量份~45重量份、枸杞子10重量份~20重量份、葛根5重量份~15重量份、刺五加10重量份~20重量份、槲寄生5重量份~15重量份、肉豆蔻10重量份~20重量份、黄柏5重量份~15重量份、山麦冬10重量份~20重量份、黄精5重量份~15重量份、草独活5重量份~15重量份、荞麦10重量份~20重量份、胃友5重量份~15重量份、黄龙藤5重量份~15重量份、红芪10重量份~20重量份、芡实5重量份~15重量份、苦地丁10重量份~20重量份、毛大丁草5重量份~15重量份和羌活10重量份~2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0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减肥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