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虚拟空间中触摸事件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0689.9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为;龙寿伦;李刚;张丰学;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多新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虚拟空间 触摸 事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领域,尤其涉及确定虚拟空间中触摸事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irualRealiy,简称R)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构建一个虚拟空间,并且根据该虚拟空间为用户提供关于视觉、听觉等感官模拟的一种技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用户与该虚拟空间内的虚拟物件进行互动,为用户提供如同身历其境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
为增强虚拟空间的真实性,实现用户与虚拟空间中虚拟物件的交互,虚拟现实设备在构建虚拟空间时,常常需要预先选择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一些从设备,并对应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与这些该从设备相对应的虚拟物件。当用户在现实空间中移动这些从设备时,这些从设备对应的虚拟物件也会在虚拟空间中对应进行移动。例如,在构建虚拟空间时,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设置一个虚拟手掌,该虚拟手掌与现实空间中的数据手套相对应,当用户在现实空间中移动该数据手套时,该虚拟手掌也对应进行移动。为实现用户与虚拟空间中虚拟物件的交互,除了要实现用户在现实空间中移动从设备时,从设备对应的虚拟物件也会在虚拟空间中对应进行移动外,还要确定从设备的移动是否出发了触摸事件。例如,当虚拟手掌根据从设备的移动进行对应进行移动时,还需要判断虚拟手掌是否与虚拟空间中的其他虚拟物件发生了接触。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将现实空间中的发生的触摸事件转换为虚拟空间中的触摸事件。但是由于虚拟空间中可能存在一些完全虚构的虚拟物件,这些虚构的虚拟物件并不与现实空间中的任何现实物件相对应,因此需要根据从设备在现实空间中的移动确定虚拟空间中的触摸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确定虚拟空间中触摸事件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根据从设备的移动确定虚拟空间中的触摸事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虚拟空间中触摸事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满足检测触摸事件的预定触发条件;当所述预定触发条件满足时,获取从设备的初始三维坐标及当前三维坐标,其中,所述初始三维坐标是指在满足所述预定触发条件时,所述从设备在现实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所述当前三维坐标是指在满足所述预定触发条件并经过指定时长之后,所述从设备在所述现实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所述现实空间坐标系为以现实空间中以指定点为原点所建立的三维坐标系;采用与所述预定触发条件对应的计算方式,根据所初始三维坐标计算出所述当前三维坐标对应的目标三维坐标;将所述从设备对应的虚拟物件调整至所述虚拟空间中任意一个指定坐标系中所述目标三维坐标所指示的位置;当所述调整后的位置位于指定响应区域内时,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目标响应位置;在所述目标响应位置触发虚拟空间中的触摸事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定响应区域为所述虚拟空间多个响应区域其中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目标响应位置包括:当所述多个响应区域存在部分重合时,检测所述虚拟物件调整后的位置是否位于所述多个响应区域的重合区域内;当所述调整后的位置位于所述重合区域内时,确定优先最高的响应区域;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所述优先最高的响应区域内的目标响应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述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目标响应位置包括:检测所述指定响应区域是否有效;当所述指定响应区域有效时,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目标响应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目标响应位置包括:将所述调整后的位置转换为所述指定响应区域内关联的曲面或平面中的目标响应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多新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多新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0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