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降低InAs/GaSb超晶格长波红外探测器暗电流的表面钝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01380.1 申请日: 2015-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5161551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矫淑杰;彭瑞芹;李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H01L31/0236 分类号: H01L31/0236
代理公司: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代理人: 高媛
地址: 15000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可以 降低 inas gasb 晶格 长波 红外探测器 电流 表面 钝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暗电流的表面钝化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InAs/GaSbII类超晶格具有量子效率高,带间跃迁,暗电流较小的特点;可以通过调节应变及其能带结构,使重轻空穴分离变大,降低俄歇复合,提高工作温度;其InAs材料的导带在GaSb材料的价带之下,能带结构彼此错开,可以通过调节InAs/GaSb层厚及其相应的组分,调节能带结构,使得带隙可调,响应波长在3μm-30μm范围内可调。这些优势使得InAs/GaSb类超晶格作为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最具前景材料体系,使得以军用为核心的红外探测器发展迅速,并大量应用于通讯、夜视、地球资源探测、战略预警、报警、测温、大气监测等领域。

随着探测波长的扩展及要求器件台面尺寸不断较小,器件暗电流成为重要的性能指标,器件台面侧壁成为暗电流主要来源。目前采用了不同的清洁、化学处理、SiO2钝化、SixNy覆盖、(NH4)2S钝化、浅腐蚀台面隔离等技术手段来降低器件侧壁漏电流对于整体暗电流的贡献。尤其对于长波段红外探测器而言,降低器件侧壁漏电流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SiO2钝化由于技术成熟与现有半导体制备工艺相融合被广泛关注。目前SiO2钝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短波及中波红外探测器,典型生长温度为160℃、320℃、350℃,但是较高的生长温度被认为降低了器件性能,并在长波领域不能有效的改善暗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结合现阶段半导体制备流程,提供一种可以降低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暗电流的表面钝化方法,减小器件暗电流,提高器件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以降低InAs/GaSb超晶格长波红外探测器暗电流的表面钝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

步骤2:在衬底上生长GaAs缓冲层;

步骤3:在GaAs缓冲层上生长p型GaSb缓冲层;

步骤4:在GaSb缓冲层上生长外延片,外延片包括p型InAs/GaSb超晶格层、InAs/GaSb超晶格吸收层、n型InAs/GaSb超晶格层、InAs盖层;

步骤5:采用标准光刻工艺技术及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ICP180)刻蚀露出p型InAs/GaSb超晶格层;

步骤6:在p型InAs/GaSb超晶格层和InAs盖层上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合金电极Ti/Pt/Au,并用丙酮溶液进行金属剥离、清洗;

步骤7:在剥离、清洗后的基片上,利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ICPCVD)技术在75℃下生长SiO2高质量绝缘层薄膜,然后利用反应离子刻蚀技术(RIE)刻蚀露出电极,最后封装、测试。

本发明中,所述衬底材料为GaAs。

本发明中,所述GaAs缓冲层和p型GaSb缓冲层的生长温度分别为590℃~605℃、410℃~470℃,p型GaSb缓冲层掺杂源为Be,掺杂浓度为1~2×1018cm-3

本发明中,所述生长外延片中p型InAs/GaSb超晶格层,InAs/GaSb超晶格吸收层和n型InAs/GaSb超晶格层均为相同超晶格结构,p型InAs/GaSb超晶格层为GaSb层掺Be,掺杂浓度为1~2×1018cm-3;n型InAs/GaSb超晶格层为InAs层掺Si,掺杂浓度为1~2×1018cm-3。一个周期内固定GaSb层厚度为7ML,InAs层厚度由探测波长决定,生长温度为390℃~430℃,生长周期数分别为50,200~300,50。

本发明中,所述合金电极Ti/Pt/Au的厚度分别为50nm,50nm,300nm。

本发明中,SiO2钝化技术主要参数为:生长温度75℃,RF功率150W,ICP功率2400W,所用源SiH4流量为17SCCM-30SCCM,N2O流量为80SCCM-100SCCM,N2流量为100SCCM-200SC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