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益肾精肾气的中药丸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1439.7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5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穆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春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4;A61P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益 肾精肾气 中药 丸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补益肾精肾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饮食健康的缺失,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肾精气不足的亚健康状态,然而在当前却有一种错误趋向,即保健品中以补虚为主,补虚以补肾为主,补肾又以补肾阳为主,导致补肾壮阳之品被滥用。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中医辩治的角度提供一种科学的补益肾精肾气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益肾精肾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临床应用于由肾精肾气不足导致的诸如精力衰退、身矮背驼、眼花耳鸣、齿落发枯等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是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皇帝内经-素问》云: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气、神就是肾中元气,是健康的中药内容。肾精有形以藏泄有度为贵,而肾气无形以畅行有序为要,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人体内精气关系的具体化。肾精化生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气闭藏肾精,肾气实则肾精盈,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类似阴阳的互根互藏互用关系。即一方面,肾精要依靠肾气的闭藏和激发作用实现贮存和施泄;另一个方面,肾气之功能的发挥又必须以肾精为物质基础。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肾精皆化为肾气,而是大部分肾精化为肾气,小部分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不是所有的肾气皆源于肾精,而是大部分肾气源于肾精,小部分肾气源于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
如果肾气逐渐衰减,人的身体也就从健壮转入衰弱。《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脏衰,形体皆极。这进一步证明肾精肾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衰弱的重要因素,人的寿命和生命的质量决定于肾气的强与弱。就病理而言,肾阴、肾阳、肾气皆源自于肾精,肾精亏损则肾之气、阴、阳常随之受累。各种肾病变背后往往都隐藏着肾精不足的病机。临床研究证实,凡临床上辩为肾虚症的患者皆有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眼花头晕等肾精亏虚的症状。因此,当肾虚到一定程度形成阴阳互损的状态时,其本质就是肾的精气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为元气所在,胃为后天之本,是以谷气生化滋养补充先天元气的基地,是人生命的根本。以后天来滋养先天,脾胃的健康与肾气的关系密不可分。正如丁其誉在《调摄》中所说:胃强则肾充而精气旺。肾精不足则肾气、肾阴、肾阳皆虚,治疗之法贵在敛精,故选方用药要考虑填精益肾、固精补肾之药,配之养胃健脾之药。
本发明补益心肾的中药组合物丸剂,所含中药成分为:山药、杜仲、牛勺、青风藤、五味子、地黄、茯苓、山楂。
本发明补益心肾的中药组合物丸剂,所含中药组合物各成分重量配比为:山药90份、杜仲50份、牛勺70份、青风藤30份、五味子30份、地黄50份、茯苓100份、山楂80份。
本发明补益心肾的中药组合物丸剂,通用制用方法为:
(1)所有药材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所载方式进行炮制、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
(2)按照本发明所规定各中药配比称取药材,充分混合后采用熟化灭菌处理,先将温度迅速升温至110℃,随后缓慢降至100℃,灭菌时间为20-30分钟,得到配制所需丸剂药粉。
(3)取上述药粉500重量份为单位,同时取高纯度蜂蜜500重量份放入铜锅内熬制成中度时将药粉投入锅内,加以搅拌,搅拌均匀后冷却,制丸块,搓丸条,制丸粒,每丸重9g。
本发明的组合物所依据的中药学理论为肾之精气阴阳辩证之说。肾精是指人体内一身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分布于肾的部分,即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总称。先天肾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和生命产生的本原,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肾精受之于五脏六腑,由水谷之精所化,对先天肾精起充养作用,二者相互资助,相辅相成,不能截然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春香,未经穆春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1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