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负压压力补偿供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2970.6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5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龚文军;唐建兴;王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06 | 分类号: | E03B11/06;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汝珍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压 补偿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负压压力补偿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政建设中越来越重视恒压供水设备对市政管网压力的保护,防止负压产生。现有厂家对市政管网的保护措施多种多样,但在有效性和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差。普遍是由一个有一定功能的罐体和主泵设备连接及其他附件组成,运行保护有效性能有限,大多依靠单一零部件实现功能,可靠性较差,内部零件损坏维修相当麻烦。功能部件设计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中有的解决的方案一是通过真空抑制器来实现无负压保护功能;方案一存在罐体无法实现进水压力补偿功能;进口压力易不稳(无进水压力缓冲)间接影响出口恒压效果;真空抑制器进入空气与水接触,污染水质;对无负压装置及真空抑制器的稳定性要求高,容易损坏,寿命不长等缺陷。
方案二是采用向补偿器实现无负压保护功能及储气罐实现压力补偿功能;方案二:该装置对设备进水管网起到了稳压补偿的作用,但是当市政水量减少时,腔体内容易变为真空,并对市政管网产生负压作用,必需加装压力检测进行保护,安全性能降低。连接出水管路进行腔体补压,使能量回流,造成能量损失。双向补偿器为较复杂的阀门装置,成本高,易损坏,一但损坏整个装置失去功能,稳定性能较差。
方案三是通过双向阀装置,将气体通过市政自来水压力压缩进入高压腔,实现压力补偿及无负压保护功能。方案三:该装置对设备进水管网起到了稳压补偿的作用,但是当市政水量减少时,腔体内容易变为真空,如果设备不停机会对管网产生真空负压作用,需要检测装置保护。如果双向阀损坏设备失去作用,可靠性降低。装置补压水全来自于高压腔,腔体大小有局限性,补压能力有限。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3年7月3日,公告号:CN203034538)公开了新型无负压供水设备涉及为高楼供水设备。包括自来水管接稳流调节罐,稳流调节罐底部出水管经蝶阀串接止回阀的自来水直通管路连接供水管。自来水直通管路二端并接增压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蝶阀、增压水泵、止回阀和第二蝶阀。稳流调节罐装有负压抑制器和液位检测装置。自来水直通管路二端还并接有补压管路。供水管还并接压力补偿罐。本发明的优点是:设压力补偿罐,当供水压力剩余时压力补偿罐内胶囊被充水予以压力预存,当管网压力微小波动时,先由压力补偿罐予以压力补偿调节。当供水管网小波动进一步失压时启动小流量的补压泵补压。当管网再进一步失压时,启动增压管路的大流量增压泵增压,逐级启动补压、增压,该设备节能、降耗、降燥,经济运行。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也能够实现无负压保护、空气隔离及压力补偿功能的,但是同样存在上述缺陷。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2014年1月15日,公告号:CN103510577A)公开了计一种稳流罐,包括:罐体,该罐体上设有供水源流进罐体的进水口、供水源从罐体流出的出水口、用于检测罐体内水位高低的液位计、用于检测罐体内压力大小的压力计和供罐体内气体向外排出的排气阀,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储能气囊。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稳流罐,通过在罐内设置气囊来实现补偿市政管网高峰时压力下降而带来的压力差,防止负压的产生。该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供水设备无法实现大容量压力补偿,稳压性能差,容易破坏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大容量压力补偿功能,对进口压力的波动具有缓冲补压作用;具有良好的稳压和抑制负压功能,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维修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的NFWGⅡ型无负压及压力补偿供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2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