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锌冶炼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3681.8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7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小明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周玉红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锌冶炼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选随着国家对冶炼企业环保、节能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铅锌冶炼炉采用的是传统炉外喷淋冷却炉体工艺,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工人劳动强度高,水资源大量浪费,炉体寿命短,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检测温度自动进行换水、环保节能、冷却好的铅锌冶炼冷却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锌冶炼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散热池、温度感应器、处理器和控制电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呈反复折弯状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均置于所述壳体上端的两侧,所述冷却管道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散热池,所述冷却管道的出水端口与所述散热池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可将所述冷却管道中的水抽取至所述散热池内,所述温度感应器固定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处,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控制电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水泵通过线路连接;
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水泵进水口处水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处理温度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向水泵启动输送电流或停止输送电流;
所述水泵,用于接收电流进行运作,将冷却管道中的水抽取至散热池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冷却水在冷却管道中对壳体内的铅锌进行吸热冷却,当水吸热到一定温度,温度感应器感应水泵进水口处水的温度,通过处理器和控制电路对水泵进行控制启动,水泵将冷却管道中的水抽取至散热池中进行散热,散热池中的冷却水通过管道流入冷却管道进行吸热,以此循环;实现根据检测温度自动进行换水、环保节能、冷却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冷却管道由整根纯铜管弯制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铜管导热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
进一步,所述壳体由石墨铸造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石墨散热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铅锌冶炼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铅锌冶炼冷却装置的模块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散热池,3、温度感应器,4、处理器,5、冷却管道,6、水泵,7、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铅锌冶炼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散热池2、温度感应器3、处理器4和控制电路7,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呈反复折弯状的冷却管道5,所述冷却管道5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均置于所述壳体1上端的两侧,所述冷却管道5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散热池2,所述冷却管道5的出水端口与所述散热池2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可将所述冷却管道5中的水抽取至所述散热池2内,所述温度感应器3固定置于所述水泵6的进水口处,所述温度感应器3与所述处理器4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处理器4与所述控制电路7通过线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7与所述水泵6通过线路连接;
所述温度感应器3,用于感应水泵6进水口处水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4;
所述处理器4,用于处理温度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电路7;
所述控制电路7,用于根据控制信号向水泵6启动输送电流或停止输送电流;
所述水泵6,用于接收电流进行运作,将冷却管道5中的水抽取至散热池2内。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道5由整根纯铜管弯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壳体1由石墨铸造而成。
本装置的运作原理:冷却水在冷却管道5中对壳体1内的铅锌进行吸热冷却,当水吸热到一定温度,温度感应器3感应水泵6进水口处水的温度,通过处理器4和控制电路7对水泵6进行控制启动,水泵6将冷却管道5中的水抽取至散热池2中进行散热,散热池2中的冷却水通过管道流入冷却管道5进行吸热,以此循环;实现根据检测温度自动进行换水、环保节能、冷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小明,未经苏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3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