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山茱萸果核中提取分离白桦脂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4932.4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录;王兰;许光日;李勇超;孟志芬;胡林峰;李淑梅;冯喜兰;胡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茱萸 果核 提取 分离 白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桦脂酸的提取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山茱萸果核中提取分离白桦脂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以及药品开发等应用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前景,特别是一些药食同源的材料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山茱萸,学名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是北温带和北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在我国分布较为集中地区是河南的伏牛山、浙江的天目山和陕西汉中地区。自古我国就有以山茱萸果入药的用法,山茱萸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其主要生理作用有抗菌作用、抗休克作用、抗癌作用、降血糖作用、免疫系统的作用和抑制炎症反应作用等。除作为药材供处方调配外,以山茱萸为原料的绿色保健食品的开发广为发展,可加工为饮品、果酱、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山茱萸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先开花、后萌叶,秋季红果累累,园林绿化方面多为观赏性树木很受欢迎,可在庭园、花坛内单植或片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
近年来,山茱萸作为中医临床常用药,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山茱萸果肉,但对于其果核中活性相关具体化学成分的研究还鲜见报道。天然产物白桦脂酸主要分布在桦木科植物中,具有良好的抗HIV、抗肿瘤、抗炎等方面的活性,且作用机制独特。白桦脂酸较为常见的制备方法有三种: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转化法。由于白桦脂酸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它作为临床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本发明为白桦脂酸的提取分离提供了一种方法。
层析(chromatography)是“色谱分析”的简称,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将多组分混合物进行分离及测定的方法。本专利主要利用了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两种分离方法,柱层析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不但可用于分析,还可用于制备分离,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收集的。薄层层析是快速分离和鉴定少量物质的一种重要实验技术,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其以快速、分离效率高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广泛用于分离、分析,许多工厂也把薄层层析应用在反应终点控制、工艺条件选择、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未知试样的解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分离工艺简单且分离效果较好的从山茱萸果核中提取分离白桦脂酸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从山茱萸果核中提取分离白桦脂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超声波浸提,将粉碎后的山茱萸果核粉末浸泡于乙醇中,然后使用超声波提取三次,将提取液收集并于低于50℃的温度真空浓缩后用于下一步的萃取;(2)分级萃取,依次使用极性从小到大的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进行萃取,过滤,合并滤液,蒸发,真空干燥后分别得到正己烷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3)二氯甲烷层的硅胶柱层析,取二氯甲烷浸膏做硅胶柱层析,用三氯甲烷洗脱液洗脱得到组分S2;(4)将组分S2于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化合物白桦脂酸。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超声波提取温度为30℃,时间为20min,超声波功率为800W。
本发明利用天然产物的提取萃取方法,经过机械破碎制粉、过筛、浸提、过滤、真空浓缩、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技术,从山茱萸果核中分离出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白桦脂酸,分离工艺简单且分离效果较好,白桦脂酸的质量百分含量达到0.3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获得溶解性好、展开效果好的二氯甲烷层萃取物(Mc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4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