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蔬废弃料制备草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5226.1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磊;孙国辉;鲁中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制备 草菇 培养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培养基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果蔬废弃料制备草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菇适宜在较高湿度条件下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适宜。空气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
草菇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在无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光的诱导,才能产生子实体。但忌强光,适宜光照50-100lx。子实体的色泽与光照强弱有关,强光下草菇颜色深黑,带光泽,弱光下色较暗淡,甚至白色。
研究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废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分析表明,废棉中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较为丰富,两者含量占其氨基酸总量的1/3,可见,废棉是栽培草菇的理想材料。但废棉的含氮量不一,在0.25-1.45%之间,而草菇培养料含氮量以0.6-1%为宜,补充大豆粉可提高产量。
草菇对pH要求在4-10.3之间,担孢子萌发率以pH7.5时最高,菌丝和子实体阶段,以pH4.7-6.5和8适宜。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草菇生长营养利用率,改变草菇基部不稳定的缺点,本发明通过对种植草菇的培养基进行创新,增强草菇基部占地稳定性及提高培养基的营养利用率,具体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果蔬废弃料制备草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麦秸秆8~12、4%NaOH溶液15~20、乳酸10~13、包菜废渣15~20、西瓜皮10~15、土豆皮12~18、贝壳5~8、膨润土7~10、油菜秆10~15、麸皮50~60、生石灰4~6和适量的水;
一种果蔬废弃料制备草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小麦秸秆先切割成长度8~10cm的片段,然后放入4%NaOH溶液中浸泡4~5h,完成后捞出并过清水清洗2~3遍,然后于20℃环境中保藏10~12h,备用;
(2)将乳酸与等量的水混合后置于加热容器中,加热至沸,然后将(1)所得的水稻秸秆放入锅中,持续煮沸4~5h后转移至搅拌机,搅拌粉碎,利用过滤网过滤出改性秸秆,用清水淋洗2~3遍;
(3)混合包菜废渣、西瓜皮和土豆皮,粉碎成渣,加入生石灰,密闭发酵3~5天,中翻1~2次;
(4)粉碎油菜秆,然后混合麸皮、膨润土作为主料,拌入(3)所述的发酵料;
(4)将贝壳粉碎成4~5mm粒径的颗粒状,与(2)所述的改性秸秆一起加入(4)的混合总料中,搅拌机翻滚搅拌30~40min后调整含水量70~75%,最后填实在深8~12cm的床架式培养框中即可。
本发明在传统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研究,发现农作物秸秆在菌类培养基领域的应用在未来将是广泛的应用,这里着重对农作物秸秆进行改性得到具有一定功能的秸秆,原理是将农作物秸秆干料先切割成片段,然后加入碱性的氢氧化钠浸泡,初步分离秸秆的叶肉和木质部分,分离得到较为纯净的秸秆木质部分,试验证明其具备一定的韧性特点,而且若采用水稻或是小麦的秸秆,其木质成分主要是木质素形成的维管,是水稻用于输送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直接管道。
由于木质部分维管细胞还有一部分的纤维素肉质成分,需要对木质素和纤维素的进一步分离方可达到最佳效果,经过改性的成品秸秆大多由维管束的成分组成,用于制备菌类的培养基,优点在于:营养物质及水分的输送,由于菌类(这里用于草菇)用于吸收营养和水分的基部一般不像真正植物的根系那样置地稳定,盘踞复杂和拥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所以菌类一般与培养基接触面小,易倒伏,也没有复杂的根系,所以往往只能利用菌类基部附近的养料,而不能充分发挥培养基的整体性作用,这里的改性秸秆片段正好就充当菌体“根系”的作用,充分利用培养基成分。
试验证明:准确称取一定量预处理后的乳酸,移入250ml的三角瓶中,将烧瓶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锅中保温4h,将反应物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用100℃乳酸和蒸馏水分别洗涤上述得到的固相成分,然后抽干,置于105℃烘箱中烘干,得到酸性的木质素成分,滤液加5倍蒸馏水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5~6后静置一夜,离心分离除去上清液,下层滤渣放入105℃烘箱中烘干即得。多次试验得出结论:处理温度为120℃左右时,分离的效果为最佳,原理是乳酸对纤维素有一定的活化作用,不同时间和温度均会影响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效果,高温有利于乳酸分子破坏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的LCC连接键,使更多的木质素被分离出来,木质素的最佳分离效果为7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安全锁定装置的单齿拉钩
- 下一篇:防疲劳驾驶安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