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式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5237.X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施林铁;单宝龙;庄斌;蔡均海;刘峰;杨帆;陈希亮;宋勇进;黄雷;李伟;吴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8 | 分类号: | E04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采光 防水 坡度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式玻璃采光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式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采光顶主要是为解决建筑的内部采光问题而产生,早期于十九世纪中叶就已出现(1851年伦敦博览会“水晶宫”大厦)。玻璃采光顶可充分利用自然光,增加建筑与环境的亲和力,因此在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玻璃采光顶在建筑物顶部,直接接受包括自然雨水、积雪等雨水来源。玻璃采光顶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雨水渗漏。玻璃采光顶防水基本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导”,利用玻璃采光顶的坡度,将顶面雨水因势利导的迅速排除,使渗漏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二是“堵”,利用防水材料,堵塞玻璃、构件间的缝隙,以防止雨水渗漏。其中,第一种是主要方面,防水效果好,省工、省料。因此,玻璃采光顶的防水措施,应以第一种为主。
由于玻璃采光顶设置排水坡度,就可以实现自然排水。因此,玻璃采光顶的防水,设计上的关键就是防水坡度的选择。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选择,既要满足建筑外观和构造的需要,也要能满足排水的需要。建筑上,玻璃采光顶从外观和构造角度考虑,屋面坡度希望尽量平缓,防水坡度一般不会设置太大;而从防水功能角度考虑,为满足排水的需要,屋面防水坡度希望设置大一点。因此,应合理选择采光顶防水坡度,在满足排水需要的情况下,选择尽量小的防水坡度。
建筑上,屋面通常采用的防水坡度为2%。对于采用不具有吸水性、表面光滑的玻璃材料组成的玻璃采光顶来说,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可以小于2%,但也还是需要保留一定的排水坡度。
而点式玻璃采光顶的特殊性在于:点式支承的玻璃在自重作用下存在较大的变形,比四边支承玻璃的变形大得多。玻璃的下挠变形实际上相当于减少了玻璃局部的排水坡度。过大下挠变形还有可能超过设计防水坡度下玻璃的排水高差,将玻璃局部的排水高差变成负值,这时就会造成玻璃局部的积水现象。
例如:某一点式玻璃采光顶工程,发现采光顶玻璃积水严重。
该工程采用1m×2m的6/1.52PVB/6夹胶玻璃,整体设2%防水坡度。请见图1,其为玻璃排水高差计算图。
按2%防水坡度、2000mm长边计算,玻璃端部排水高度差为:
Δh=b×α=2000×2%=40mm
玻璃中部的排水高差为玻璃端部高差的一半,即为20mm。
玻璃中部的最大挠度df,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中公式(9.3.3-1)计算:
其中:
μ——玻璃挠度系数,按玻璃短边与长边之比查表(9.3.3)得到,μ=0.01417
q——玻璃重力荷载的标准值,q=12mm×25.6kN/m3=0.3072kPa
b——玻璃长边长,b=2m
D——玻璃的刚度,按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中公式(9.3.3-2)计算:
E——玻璃的弹性模量,E=0.72×105MPa
v——玻璃的泊松比,v=0.2
te——玻璃的等效厚度
于是:
玻璃中部在重力作用下,其下挠度超过了玻璃中部的排水高差达25.8-20=5.8mm。这就是玻璃产生积水的原因。
由此可见,即使设置2%的防水坡度,玻璃在重力作用下,其中部仍可能出现排水高差不够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积水现象。
有鉴于此,为了设计出合理的防水坡度,本发明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式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设计方法,可在保证点式玻璃采光顶不积水的情况下,得出采光顶应保留的最小防水坡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点式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设计方法,其选用夹胶玻璃,所述的夹胶玻璃包含两片厚度均为t的玻璃,其具有如下设计步骤:
1)计算夹胶玻璃在重力作用下玻璃中部的下挠度应满足的条件:
其中:
df-玻璃中部的最大挠度;
△h-玻璃端部排水高度差;
b-玻璃长边长;
α-玻璃采光顶的防水坡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成形机可控式送粉机构
- 下一篇:一种隐框内开窗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