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5265.1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9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东;汪朋;杨华兴;黄福龙;肖文;丁玲;曹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系统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转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一般以机械部件连接传动的,汽车的转向系统在左转或右转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中间位置。为了保证整车左右转弯半径一致,左转和右转时的转向手力和回正效果一致,需要调整转向系统的始位置使其处于行程中间位置(即对中位置),当转向系统处于对中位置时,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沿着竖直方向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转向系统的对中线,调整转向系统使其处于对中位置的过程即称为转向系统对中调整。
现有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方法为利用目视判断,即通过整车的前轮是否处于平行向前的状态来判断转向系统是否处于对中状态,此种方法调整精度低;另一种方法为利用大型机械手及电子传感器来测量调整,即通过电子传感器来测量转向系统旋转的角度然后利用机械手自动调整使转向器左右行程一致,此种方法调整精度较高,但设备采购成本较高,调整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整精度和效率高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包括:
用于驱动转向管柱旋转的旋转机构;
与所述旋转机构转动连接的划线机构,所述划线机构上设置划线槽;
与所述划线机构固连的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水平检测装置;
当所述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且所述水平检测装置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相齐平且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对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连在一起的旋转轮和摇臂,所述旋转轮上设置有可与所述转向管柱的外花键相配合的内花键部,所述摇臂可驱动所述旋转轮旋转。
更优选地,所述划线机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部相连通的转向管柱孔,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孔相连通;
当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部相配合时,所述输入轴的端面和所述划线槽与所述转向管柱孔的连通处相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轮相对应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摇臂固连,且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旋转轮螺栓连接。
更优选地,还包括定位件;
所述划线机构包括顺次相连的转动部、连接部和划线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环向的凹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固连,所述划线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划线槽;
所述旋转盘的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定位件自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凹槽。
更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块、弹簧和定位螺钉,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定位螺钉固定在所述通孔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螺钉相抵。
更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凹槽和所述通孔间隙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螺栓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划线孔,所述划线部自所述划线孔中穿过,所述水平检测装置与所述连接盘的侧面固连。
更优选地,所述划线部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盘的端面相齐平。
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通过旋转机构将转向管柱旋转至极限位置后,再通过划线槽在转向管柱的输入轴的端面上划线,接着将转向管柱旋转回位至输入轴端面上的划线沿着竖直方向,此时划线与转向管柱未旋转时的对中线重合,即转向系统处于对中位置,这种对中调整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调整精度和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旋转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旋转盘和摇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划线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向系统对中调整装置的水平调节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2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程式赛车
- 下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车用助力转向电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