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5380.9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浩;王庆礼;周媛霞;刘永;张涛;董占发;叶子青;彭国胜;陈兴;李连学;吴春明;曹涛;刘长永;叶镕;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D1/02 | 分类号: | G21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冬华 |
地址: | 518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反应堆 冷却剂 系统 回路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作为清洁能源技术之一的核电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核电站设计在更新换代过程中,核电的安全性也被摆在愈加突出的位置。
在已公开的核电站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布置在反应堆厂房内。其中,压力容器位于反应堆厂房中心;3台蒸汽发生器和3台主泵分别以压力容器为中心,彼此呈120°夹角对称布置;稳压器布置在一回路主管道的热管段上。请参阅图1,在上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回路中,与压力容器10连接的主管道12的中心和反应堆厂房内部筏基底板上表面14之间的高差L约为12.4m。
但是,上述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抗震加速度基本上是按0.2g进行设计,其反应堆燃料组件的抗震能力也基本上是按0.2g进行设计。这种主回路至少具有以下缺点:1)反应堆的抗震加速度基本上按0.2g进行设计,导致核电站在目标厂址选择上范围更小,抗震裕量也相对较小;2)在应对地震等外部灾害方面,安全性不够高;3)对反应堆燃料组件抗震结构设计方面的要求更高、更复杂;4)达不到国际上公认的三代核电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能力更强的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其包括反应堆厂房、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主管道,反应堆厂房内设有筏基底板;压力容器安装在反应堆厂房中,并位于筏基底板的上方;主管道连接在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之间而形成主回路,稳压器布置在主管道上;所述与压力容器连接的主管道的中心和反应堆厂房内部筏基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差L为9.7m~10.8m。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与压力容器连接的主管道的中心和反应堆厂房内部筏基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差L为10.2m~10.5m。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与压力容器连接的主管道的中心和反应堆厂房内部筏基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差L为10.2m~10.4m。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与压力容器连接的主管道的中心和反应堆厂房内部筏基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差L为10.4m。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蒸汽发生器和主泵各有三台。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三台蒸汽发生器以压力容器为中心,彼此呈120°夹角对称布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三台主泵以压力容器为中心,彼此呈120°夹角对称布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稳压器的数量为一台,其布置在主管道的热管段上。
作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堆厂房内设置有安全壳内换料水箱,其结构为双环池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采用了主回路下沉布置,因此能够在反应堆燃料组件结构设计不做大的调整的情况下,将反应堆燃料组件抗震加速度提高到0.3g或以上,从而提高了反应堆抗震能力,使其能够达到国际上公认的对三代核电技术的抗震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已公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压力容器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主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回路的布置结构的压力容器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3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