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06066.2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俞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尧芳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C08L67/02;C08K13/06;C08K9/04;C08K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22105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涤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经熔融纺丝制备获得:
PET聚酯切片100份,
抗菌涤纶母粒2-5份,
其中,所述的抗菌涤纶母粒为PET聚酯切片和按PET聚酯切片重量计的2-5%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2-3%的抗氧化剂、0.1-2%的润滑剂及1-3%的分散剂,经熔融共混挤出制成,所述的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是指在流化床中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包衣处理后的纳米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衣处理中主要工艺参数有:气流速度1-3m3/min,喷雾速度为15-30mL/min,喷压为0.01-0.1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浓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采用抗氧化剂1010和168的复配体系,质量比例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采用润滑剂TAF或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10000-50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ET聚酯切片干燥后使用,含水量≤60pp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银置于流化床底部,用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作为包衣液进行包衣处理,其中:纳米银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0.05~0.1,
(2)制备抗菌涤纶母粒:
(2.1)烘干PET聚酯切片,干燥温度为150℃-170℃,干燥时间为4-5小时,至含水量≤60ppm,备用,
(2.2)将PET聚酯切片和按PET聚酯切片重量计的2-5%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2-3%的抗氧化剂、0.1-2%的润滑剂及1-3%的分散剂,经熔融共混挤出制成所述的抗菌涤纶母粒,
(3)将PET聚酯切片和按PET聚酯切片重量计的2-5%的抗菌涤纶母粒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采用熔融纺丝法进行纺丝,得到所述的抗菌涤纶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衣处理中主要工艺参数有:气流速度1-3m3/min,喷雾速度为15-30mL/min,喷压为0.01-0.1Mpa;所述的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浓度为20-3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2)中:熔融共混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主机转速:700~900r/min;喂料转速:500~600r/min;切粒机转速:1100~12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尧芳,未经俞尧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0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