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6123.7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史明明;陈兵;袁晓冬;李群;周建华;殷明慧;谢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50/00 | 分类号: | H02S5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出力 曲线 斜率 光伏窃电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光伏电板的装机容量和类型,计算得出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不同环境温度下,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的理论输出功率,并制成光伏发电的理论输出功率表;
步骤2:对实际运行的光伏电站,获取光伏电站测得的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以及不同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光伏电站实测功率数据;
步骤3:根据光伏电站的实测功率数据,绘制出实测功率随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功率点,对这些功率点拟合功率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直线,求出实际直线斜率,并记录实际最大功率;
步骤4:根据查表法及记录的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在理论输出功率表上查出对应的理论功率点,再对理论功率点拟合功率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直线,求出理论直线斜率,并记录理论最大功率;
步骤5:通过比较实际最大功率和理论最大功率、实际直线斜率和理论直线斜率,判断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据光伏发电的理论输出功率公式或通过对未窃电光伏电站的测量,得到不同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未窃电时光伏发电功率,并制成光伏发电的理论输出功率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的采集和智能光伏计量表对实测功率数据的测量是同时进行的,所获取的某时刻的数据是对应的瞬时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数据及对应的智能光伏计量表所获取的实测功率数据输入二维的坐标平面,用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方法绘制出实际功率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直线,求出实际功率拟合的实际直线斜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所获取的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数据,在理论输出功率表上查找出对应的理论功率点,采用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拟合方法绘制出理论功率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直线,求出理论功率拟合的理论直线斜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伏出力曲线斜率的光伏窃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首先比较实际最大功率和理论最大功率的大小,如果实际最大功率大于理论最大功率的一设定倍数,则判断存在窃电行为;如果实际最大功率不大于理论最大功率的该设定倍数,再比较实际直线斜率和理论直线斜率的大小,如果实际直线斜率小于理论直线斜率的另一设定倍数,则判断存在窃电行为;如果实际直线斜率不小于理论直线斜率的该另一设定倍数,则判断不存在窃电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1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寄生式节能喂料机
- 下一篇:一种接线盒冷压机构